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0?香坊区二模)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事实解释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H2O2能杀菌消毒,而H2O不能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C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D湿衣服在阳光下易晾干受热时分子运动速度率加大
【答案】分析: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具有如下特征: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运用这些特征我们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解答:解: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墙内花中含有香气的分子运动到了墙外的原因,说明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解释正确;
B、不同物质是由不同的分子构成的,其化学性质也不同.H2O2是由H2O2分子构成的,而H2O是由H2O分子构成的,由于构成二者的分子种类不同,因此化学性质也不同.故解释正确;
C、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是由于构成水银的汞原子之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变化发生了变化,而原子本身的大小是不变的.故解释错误;
D、湿衣服在阳光下易晾干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获得能量,分子运动的速度加快,可以更快地运动到空气中去.故解释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微粒的基本特征解释日常生活现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1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10?香坊区二模)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汽车尾气是造
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汽车排气管内安装“催化转换器”便可以将汽车尾气转
换成无毒的气体.如用表,示碳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氮原子下图为气体转换的微观模拟过程,请依据图示回答问题:

(1)从宏观上看,A和D两种物质在组成上的相同点是;
(2)上述变化中,参加反应的B物质和生成的C物质问的质量比是;
(3)请你从微观角度说明该变化的化学反应实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1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一)(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0?香坊区二模)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现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2℃.下列有关t2℃时的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10?香坊区二模)在一次课外活动中,某实验小组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废液(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回收氯化钙溶液,小组成员欲将固体和液体分离可采用一方法.小组成员取两分等质量滤液,向其中一份加入碳酸钙粉末无明显现象;再向另一份中加入50g的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震荡、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到lOg白色固体和84.4g滤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题中生成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2)根据题意列出求解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x)的比例式______;
(3)废液中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
(4)若要用回收的氯化钙溶液配置100g溶质质量分数15%的氯化钙溶液,需要回收的氯化钙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0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10?香坊区二模)下图为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探究酸、碱溶液使酚酞溶液变色的实验.

通过实验能获得的结论是
(1).
实验完毕后同学们将所有废液倒入一只空的废液缸中,发现废液混合后得到的是无色液体,这一现象引起了该实验小组同学的注意,为了解以上三种物质之间的反应情况,他们决定取废液缸中的无色液体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不考虑酚酞)?
(2)猜想与假设:大家讨论后,甲认为:废液缸中无色液体的溶质可能是NaCl、CaCl2、HCl:乙同学认为也可能是,他这样猜想的理由是.
查阅资料:氯化钙和氯化钠的水溶液呈中性.
制定计划:甲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是正确,完成以下实验探究.
实验设计:取废液缸中液体样品,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振荡;
现  象:产生白色沉淀
结  论:无色液体的溶质是NaCl、CaCl2、HCl
(3)交流评价:请你评价甲同学由实验现象获得的结论是否正确,并泌明理由.
正确或错误理由
甲同学
(4)拓展应用:若经过实验证明乙的猜想是对的,清你设计实验来证明乙的猜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