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把分别盛满甲、乙、丙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

B. 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

C. 不可以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

D. 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方法收集丙气体

【答案】D

【解析】

盛有可溶于水的气体的试管,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气体溶于水后试管内液面上升;溶水性越强,试管内的液面越高;不易溶于水的试管内没有液体.所以观察图形可知,甲气体易溶于水,丙气体不易溶于水,乙气体处在甲气体和丙气体之间,据此判断ABCD的正确与否

A、丙气体是不易溶于水的,故错误;

B、应是甲气体比乙气体更易溶于水,而不是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故错误;

C、甲气体易溶于水,我们只能说不可用排水法收集甲气体,而无法判断可否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故错误;

D、丙气体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故正确.

故选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J为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已知AB中含有相同的元素,D是最理想的清洁燃料,H是铁锈的主要成分,F是一种剧毒的气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F的化学式:_________;D的化学式:________

(2)分别写出①和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选填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

(3)写出在生产、生活中I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中检验C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一瓶新购进的浓硫酸,其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

(1)若该瓶硫酸还没有开封使用,瓶内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 g.

(2)若要配制9.8%的稀硫酸400g,则需用该浓硫酸________mL(计算结果保留至0.1).

(3)配制稀硫酸的过程中,除了用到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可能有________

(4)若量取浓硫酸时采用仰视的方法,则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9.8%(填“>”、“=”或“<”).

(5)若取该9.8%的稀硫酸100g与足量的镁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各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_____

(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

(4)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_____(填字母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图是茜茜同学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乙图是钢钢同学改进的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

(1)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2)A、D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乙图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观察分析)

(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进行实验操作(2)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观察分析(2)的现象得到的结论(从微观角度分析)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甲实验相比,乙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只填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二氧化碳一直备受人类关注,在生活和生产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传播“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倡导“低碳”生活,主要是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①海洋能吸收二氧化碳,原因之一是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焚烧秸秆 B.利用太阳能、风能 C.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2)小明同学利用装修后剩下的大理石碎片进行相关实验,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①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方法有多种,下列方法和现象能说明该装置不漏气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填空)。

A.关闭活塞,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至下端形成液封,继续加水一段时间,长颈漏斗内形成稳定的水柱;

B.先向长颈漏斗中注水使下端形成液封,在右侧导管口连接注射器,用力拉注射器活塞,长颈漏斗下端冒气泡;

C.先向长颈漏斗中注水使下端形成液封,在右侧导管口连接注射器,用力推注射器活塞,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

D.将导管浸入水中,双手捂住锥形瓶外壁,观察到导管口没有气泡;

②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若将A装置换成B装置,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

③图E为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家庭实验装置,其中底部刺小孔的眼药水瓶下部可浸入白醋,它相当于上图中的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装置,该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④若用右图D装置收集CO2,应将A装置的导管与D装置的导管________(选填“a”或“b”)相连接。检验该装置中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

⑤D装置还可以用于检验气体:如检验某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瓶中预先装入_________,然后将气体从________(填a或b)通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学习了二氧化碳的相关知识后,小明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了三个实验。

①小明将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见装置I),并轻轻振荡试管。描述产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

②如图所示,验证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应选用________装置(填字母序号)效果更好,该实验还能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

③验证CO2能否与NaOH、Ca(OH)2反应。

a.关闭K1, 打开K2, 缓缓通入600mL CO2, L、M容器中均无明显现象;

b.打开K1, 打开K2, 继续通入CO2, M容器中出现浑浊。

根据上述现象,可推断CO2_____(填字母序号)

A.一定能与NaOH反应 B.可能与NaOH反应

C.一定能与Ca(OH)2反应 D.可能与Ca(OH)2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三种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甲中发生的反应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

(2)你认为甲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3)乙装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的体积含量,理由是:_____________

(4)利用丙装置进行实验,白磷在热水加热的条件下会着火燃烧,活塞向_____移,充分冷却后活塞应停留在刻度______处;若实验结束后,实验结论偏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并收集氧气,可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填字母),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若先在乙图集气瓶中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a”或“b”)端通入。

(4)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熟石灰固体来制取氨气,已知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则制取一瓶氨气,你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备常见气体,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_____

(2)装置B为气体发生装置,在试管内放入一种暗紫色固体粉末制取氧气以制取氧气,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__.

(3)用装置E收集氧气,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________(选填“a”或“b”)处。

(4)装置G是用软塑料管自制的气体发生装置,利用该装置也可以制取氧气,塑料管中加入的液体药品是___________,药品加入完毕后,要使反应进行,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