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氢氧化铜、氢氧化铁、氢氧化锌的混合物若干,与10%的硫酸溶液完全反应,生成3.6g的水,则已反应的稀硫酸的质量为(  )
A.196gB.49gC.100gD.98g

分析 根据碱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找出生成的水和硫酸之间的质量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H2SO4+Cu(OH)2═CuSO4+2H2O、3H2SO4+2Fe(OH)3═Fe2(SO43+6H2O、H2SO4+Zn(OH)2═ZnSO4+2H2O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H2SO4--2H2O,设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H2SO4--2H2O
98            36
x             3.6g
$\frac{98}{36}=\frac{x}{3.6g}$
x=9.8g
已反应的稀硫酸的质量为:9.8g÷10%=98g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在研究某大理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的活动中,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求:(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8.8g;
(2)参加反应的稀盐酸中溶质HCl的质量;
(3)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同学们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没有明显火星四射现象,导致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  )
A.排水法收集氧气前未将集气瓶注满水
B.等导管口连续放出气泡就开始收集氧气
C.收集满氧气后盖上毛玻璃片拿出水面
D.未在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或细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学习小组发现,铜绿[Cu2(OH)2CO3]受热分解后,除生成CO2和水蒸气外,试管中还有一些黑色粉末状固体.于是他们就通过实验探究分析黑色固体的组成,并验证产生的气体.请你参与一起分析探讨:
(1)提出猜想
猜想Ⅰ:黑色固体可能是炭粉;
猜想Ⅱ:黑色固体可能是氧化铜;
猜想Ⅲ:黑色固体可能是炭粉与氧化铜的混合物.
(2)经查阅资料可知炭粉不能与酸反应,也不溶于酸,而氧化铜则可与酸反应而溶解;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遇水变蓝.
(3)他们先向试管中的黑色固体里加入过量的盐酸,发现黑色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变蓝色,于是他们得出猜想Ⅱ是正确的;试写出铜绿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u2(OH)2CO3$\frac{\underline{\;\;△\;\;}}{\;}$2CuO+H2O+CO2↑.
(4)若用如图装置验证两种气体生成物,应将生成的混合气体先通过B(填“A”或“B”)装置,当将气体通入装置A进行验证时,气流应从a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若不考虑水的蒸发,存放下列物质的烧杯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下列物质存放在敞口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  )
①浓盐酸    ②浓硫酸    ③烧碱    ④纯碱    ⑤生石灰    ⑥食盐.
A.①⑥B.③②④⑤C.②③④D.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将质量相等的A、B、C三种金属分别投入装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反应时间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1)三种金属中,能够将其他两种金属从他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的是B
(2)实验室常用金属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你认为我们不用盐酸与金属锌反应而选用稀硫酸的主要原因是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取的气体不纯净
(3)若将金属B投入A的盐溶液中则反应结束后溶液质量将变大(填“变大”、“变小”、“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针对2013年12月中旬发生的杭州部分城区自来水异味事件,水样经多轮专家综合论证,基本认定引起此次异味的主要物质是邻叔丁基苯酚(化学式为C10H14O)沸点是224.1℃,易溶于丙酮、苯、甲醇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邻叔丁基苯酚的各元素质量比为10:14:1
B.邻叔丁基苯酚是由许许多多的离子构成
C.邻叔丁基苯酚溶于酒精形成的酒精溶液进行蒸馏,先变成蒸气分离出来的是邻叔丁基苯酚
D.邻叔丁基苯酚中的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2011年3月11日,日本近海发生9.0级强烈地震,从而引发核泄露危机.核事故时往往泄漏出污染物(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为避免核辐射,需一次性口服100毫克(不具放射性的碘原子),使人体甲状腺中碘达到饱和而不再吸收外界的碘,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请回答:
(1)碘-131是一种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53.
(2)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另外一种碘原子“碘-127”,其核内质子数是53,中子数是74,它与碘-131的关系是A.
A.同种元素             B.同种物质           C.同种分子       D.同种原子
(3)假设所处的环境已受污染,通过服用加碘食盐(注:加碘食盐中的碘为)的方法能否有效起到避免核辐射的目的呢?
【查阅资料】成人每天食用食盐的质量通常为6g;某种加碘食盐的标签如图所示.
【问题分析】500g该品牌食盐中,含碘的最大质量是25mg;若要使人体甲状腺中的碘达到饱和,至少需要一次性食用该品牌碘盐2K g.
【结论】日常服用加碘食盐不能(填“能”或“不能”)起到避免核辐射目的,原因是每天食用食盐约为6g,远小于2kg,人体甲状腺中碘未达到饱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几千年前,人类就用木炭作为还原剂进行金属冶炼.木炭在高温条件下还原氧化铜所生成的气体产物可能是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或二者的混合物.小科为此用如图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进行探究:

(1)装置中B有什么作用?除去二氧化碳.
(2)如果要证明气体产物中有二氧化碳,应观察到什么现象?A中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如果要证明气体产物中只有一氧化碳,应观察到什么现象?A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D中的黑色氧化铜变红色,E中的石灰水变浑浊.写出此时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CO$\frac{\underline{\;\;△\;\;}}{\;}$Cu+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