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ABCDE五种物质都是含二价金属元素X的化合物,它们之间存在下列转化关系,图中HGF为另加的试剂。根据以上关系回答: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A _____ C_____ D_____ H ______

(2)写出D→AE→DA→E的化学方程式:

D→A_____________________

E→D ____________________

A→E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CO3 CaO Ca(NO32 Na2CO3 Ca(NO32+Na2CO3=2NaNO3+CaCO3 CaCl2+2AgNO3=Ca(NO32+2AgCl↓ CaCO3+2HCl=CaCl2+H2O+CO2

【解析】

A、B、C、D、E五种物质都是含二价金属元素X的化合物,A加热能生成C,CH2O反应生成B,BCO2反应生成A,假设ACaCO3,所以C就是CaO,CaOH2O反应生成的BCa(OH)2,BHNO3反应生成D,D应为Ca(NO32,DH反应生成A,DCa(NO32,ACaCO3,那么H是可溶性碳酸盐,假设为Na2CO3;CaOCaCO3都可以与F反应,生成E,则F为盐酸,ECaCl2;CaCl2G反应生成Ca(NO32,则GAgNO3,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1)根据分析得:ACaCO3,CCaO,DCa(NO32,HNa2CO3

(2)D→A的反应是硝酸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化学方程式为:Ca(NO32+Na2CO3=2NaNO3+CaCO3↓;

E→D的反应是氯化钙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钙和氯化银沉淀,化学方程式为:CaCl2+2AgNO3=Ca(NO32+2AgCl↓;

A→E的反应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个图象的对应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1: a为纯净的氯酸钾质量为m g,b为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质量为m g,分别同时加热且均完全反应分别制取氧气

B. 图2: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集气瓶中压强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

C. 图3: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过程中,元素的种类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

D. 图4:在元素周期表中,1~8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排布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a、b、c(均不含结晶水)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 t2℃时,将3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80g溶液

C. 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

D. 将混有少量b物质的a提纯,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二氧化碳

水蒸气

W

反应前质量/g

50

1

1

23

反应后质量/g

2

45

28

x

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值应为0 B. 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C. 物质W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D. 物质W只含碳和氢两种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个图象分别表示对应的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B. pH=2的盐酸中不断加水稀释

C. pH=1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pH=13NaOH溶液

D. 10.4g10%BaCl2溶液中逐滴加入10%Na2SO4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变压吸附法的原理是利用分子筛吸附氮气和氧气能力的差异将二者进行分离。在吸附塔中,通过加压与减压的交替循环,可以使分子筛重复使用,部分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1)分子筛中发生的变化是 (填“物理变化”或者“化学变化”)。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变压吸附法制取的氧气中含有稀有气体

B变压吸附法制取的氧气中含有二氧化碳

C分子筛对氮气的吸附能力与吸附塔内气体压强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林同学在体育课上腿部擦伤,医务室的大夫在她伤口上涂了医用过氧化氢溶液,小林看到伤口处产生了小气泡,很好奇。为什么瓶中的过氧化氢溶液涂到伤口上,分解就加快了呢?

I.小林准备用如下图所示装置测定过氧化氢分解的快慢,实验前在注射器中吸入过氧化氢溶液,量筒内装满水。实验开始时,向试管中注入过氧化氢溶液,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记录2分钟收集的气体体积。

(1)请写出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若要检验生成的气体是否为氧气,可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取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气管口处,观察到__________,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II.小林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探究实验

(查阅资料)

(1)过氧化氢是人体代谢废物之一,它能够对机体造成损害,人体存在过氧化氢酶,可以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2)温度对化学反应的快慢有影响,人体正常体温是37℃。

(提出猜想)猜想1: 过氧化氢分解加快是因为体温比瓶中的温度高。

猜想2:过氧化氢分解加快是因为伤口中有过氧化氢酶。

(进行实验)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两次进行实验,均注入5 mL过氧化氢溶液

第一次在常温下进行

第二次将试管浸在37℃的温水中

量筒中2分钟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均为5 mL

_____

分两次进行实验

第一次将装有一小粒过氧化氢酶的试管浸在37℃的温水中,注入5 mL过氧化氢溶液

第二次__________

第一次,量筒中2分钟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56 mL

第二次,量筒中2分钟收集到的气体体积为5 mL

过氧化氢分解加快是因为过氧化氢酶的作用

(3)实验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

(4)实验②中第一次收集到的氧气体积为__________ mL。

(5)实验②中横线部分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

(实验反思)

小林反思了实验过程,认为人体中过氧化氢酶是在体温条件下发挥作用的,实验得出的结论可能存在不足。因此又补充进行了几组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加入过氧化氢酶

不加过氧化氢酶

反应温度/ ℃

25

37

42

25

37

42

收集到气体体积/ mL

39

56

34

5

5

5

(6)通过这些数据,你能得出的新结论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①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较纯净的氧气,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填字母)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后发现制得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3)如图G,要调节夹持试管的铁夹的松紧,应调节旋钮___(填“K1”“K2”或“K3”)。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B相比,C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优点是_______________,验证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学习碳酸钠的性质时,做过“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入澄清的石灰水”的实验,发现没有看见白色沉淀的现象。经分析,可能是石灰水变质了,变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实验来证明石灰水完全变质,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不考虑用错药品,还有可能导致没有看见白色沉淀的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空2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