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蜡烛(足量)在如图1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

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

C.过程中装置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

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操作规范的是 ( )

A. 为了证明一瓶药品是蔗糖还是食盐,可品尝一下其味道

B. 实验时,未说明用量时,固体药品应取一药匙

C. 用完滴瓶上的滴管要用水冲洗后放回原瓶中

D. 用药匙或纸槽将粉末送药品送入试管底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东台市城东校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实验室可用右图装置制氧气,可用推拉注射器的方法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观察到

A.注射器内进入液体B.瓶内液面上升

C.长颈漏斗内的液面上升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 加热试管内的碱式碳酸铜,绿色粉末逐渐变黑,试管口有小水滴

B.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棕色固体

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黑烟,生成黑色粉末

D. 把盛有木炭的燃烧匙伸入氧气中,木炭立即燃烧,发出红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8届九年级10月阶段性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体积分数)。他的操作过程如下(有100mL和500mL量筒供选用):

?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后,将c处的止水夹夹紧,点燃红磷后,迅速插入左边的广口瓶中;

?待燃烧停止,整个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将c处的止水夹打开。结果发现烧杯中的水进入到广口瓶中;

?待烧杯中的水不能再进入广口瓶后,打开广口瓶的橡胶塞,将广口瓶中的水全部倒入到100mL量筒中,测得其中水的体积为76ml。

④该同学又设法准确地测定了实验前原广口瓶中空气的体积,数据为400mL。

回答下列问题:

(1) 打开止水夹后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该同学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与理论值21%相比较,产生误差的原因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写两条即可,导气管的体积可忽略不计);

(3) 该同学的第④步操作中测定广口瓶中空气的体积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8届九年级10月阶段性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采用燃烧法除去空集气瓶中的氧气而得到较纯净的氮气时,适合选用的试剂是( )

A. 铁丝 B. 红磷 C. 木炭 D. 硫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通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学习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氧化铜能否起到类似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猜想】Ⅰ.氧化铜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氧化铜参与反应产生氧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氧化铜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_.

【实验】用天平称量0.2g氧化铜,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图实验.

(1)填写如表.

步骤③现象

步骤⑥现象

步骤⑦结果

结论

_____

_____

_____

猜想Ⅰ、Ⅱ不成立;猜想Ⅲ成立.

(2)步骤⑥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扬州市2018届九年级10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化学实验中经常要根据实验内容选择对应的仪器和装置。

(1)将下列操作还需要配合使用的另一种仪器(如下图所示)用短线连接起来。

加热试管中的溶液 加热烧杯中的水 移动高温的蒸发皿

(2)实验室制取甲烷可以用排水法收集,说明甲烷具有 的性质。下图装置既可以用于排空气法又可以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无论瓶内装满空气可是装满水,收集气体时,制得的气体都从b端进入,该气体是 (填序号)。

A.O2 B.CO2 C.H2

【答案】(1)

(2)难溶于水 C

【解析】

试题分析:(1)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要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烧杯在加热时,应垫上石棉网,以使其均匀受热;移动高温的蒸发皿时要用坩埚钳进行夹持。

(2)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要求气体不易溶于水,所以可说明甲烷难溶于水。

当图中装置内为空气时,从b端通入该气体,要将空气从a端排出。说明该气体进入瓶中会在上部聚集,将空气从下端排出。即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该气体应为氢气。(另两种气体的密度均比空气大。)所以应选C项。

考点:常见的仪器、气体收集

【题型】填空题
【适用】一般
【标题】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重庆市B卷)化学(带解析)
【关键字标签】
【结束】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主要有:①反应温度;②反应物浓度;③是否使用催化剂;④物质间的接触面积大小.请用序号填写如下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1)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________;

(2)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________;

(3)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 ________;

(4)铝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铝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滕州市2017-2018学年度九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质量检测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现有一种过氧乙酸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5%。请计算

(1)100g过氧乙酸溶液中含溶质为多少g ;

(2)向100g该溶液中加入20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3)把50g该溶液稀释成5% 的过氧乙酸溶液,需要加水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