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现有七种物质:

①硝酸钾②小苏打③熟石灰④聚乙烯⑤生石灰⑥氯化钙⑦碳酸钙.

试按下列要求用序号填空:

(1)常用作干燥剂的是

(2)常用作发酵粉主要成分的是

(3)可以制作食品包装袋的是

(4)常用作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2017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乙炔(化学式为:C2H2)俗称电石气,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黑烟,与充足的氧气反应,发出明亮白光,放出大量的热,产生的高温常用来熔化金属。请回答:

(1)乙炔属于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无机化合物 ②有机化合物;

(2)乙炔(C2H2)中氢、碳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

(3)乙炔(C2H2)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乙炔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时的现象不同,原因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镇江丹阳市2017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雾霾”对人体健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

(1)“雾霾”主要是由直径小于或等于____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等排放产生的。

(2)你给防治雾霾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镇江丹阳市2017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是某兴趣小组制取、收集并检验CO2的有关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 甲图中推动注射器时,长颈漏斗下端冒气泡,说明气密性良好

B. 乙图中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气体逸出

C. 丙图装置可以测量CO2的体积,植物油是为了防止CO2气体溶于水

D. 丁图中为了检验CO2,滴入的试剂为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2017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要探究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

(1)试管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方案可以优化,_________试管的实验是多余的。同学们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去掉多余的实验,同学们将另两只试管中反应后的物质倒入同一大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过滤,得到不溶物和滤液,并对不溶物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烧杯中不溶物的成分是什么?

【实验探究】向过滤得到的不溶物中加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若无气泡产生,则不溶物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有气泡产生,则不溶物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2017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ClO2是新一代自来水消毒剂.如图为制取Cl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O2+Cl2═2NaCl+ClO2 B. x是化合物,y单质

C. z、w都是氧化物 D.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2017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关于“舌尖上的化学”,下列说法不科学的是

A.为了身体健康,必须均衡膳食

B.为预防缺碘性疾病,可食用适量海带

C.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在食品中添加大量防腐剂

D.为使发面食品松软可口,制作时可添加适量碳酸氢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2017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绿茶中的单宁酸(C76H52O46)具有清热解毒等功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3个O2

B. 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C. 单宁酸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 单宁酸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2017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镁条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黑。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镁条变黑的条件。

【查阅资料】

常温下,亚硫酸钠(Na2SO3)可与O2发生化合反应。

【猜想与假设】

常温下,镁条变黑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

通过控制与镁条接触的物质,利用下图装置(镁条长度为3cm,试管容积为20mL,试剂量合适),分别进行下列5个实验,并持续观察20天。

实验现象:实验1、2、3、4中镁条始终无明显变化,实验5中镁条第3天开始变黑,至第20天全部变黑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和2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CO2有关”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__________(填编号)。

(4)由上述实验可推知,镁条变黑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评价】

(5)在猜想与假设时,同学们认为镁条变黑与N2无关,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

(6)欲进一步证明镁条表面的黑色物质中含有碳酸盐,所需要的试剂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