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在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定相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X2.9

B. 该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比为1485

C.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 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答案】C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10+3.5+10+6(8.6+3.5+14.5)2.9,所以甲、丙质量减少为反应物,丁质量增加为生成物,乙可能为催化剂,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Ax2.9,故A正确;

B、生成甲、丁的质量比为:(10g8.6g)(14.5g6g)1485,故B正确;

C、该反应为由两种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故C错误;

D、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不参加反应,故D正确。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化学实验室常用的几种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l)写出用装置A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

(2)某同学用浓度为20%H2O2溶液和MnO2制取氧气时,选用装置B实验时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反应速率太快),请你提出改进建议_____

(3)实验室制取CO2,如用装置G来测量收集CO2的体积,上面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_____

(4)将一只充满CO2的试管倒立在烧杯中如图二所示,若证明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还应做一个对比实验是_____

(5)通过查阅资料可知:①在常温下,常用亚硫酸钠固体与较浓的硫酸反应制取SO2,反应原理为Na2SO3+H2SO4=Na2SO4+H2O+SO2:②通常状况下,SO2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大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SO2能与碱溶液反应。

①若用图一装置制取并收集一瓶SO2气体,且符合绿色化学理念,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是:_____

A ①接④ B ①接⑥,⑤接⑧ C ②接⑧,⑦接⑤ D ②接④

②该实验中尾气处理的方法是将SO2通入NaOH溶液中,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在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取氧气.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为组装制取氧气的装置(包括收集装置),请你从如图中选择所需的仪器,(填序号,下同)______.装药品前应首先______

3)实验室里还可采用如图装置,通过分解过氧化氢(H2O2)的方法制取氧气.

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收集氧气的方法还可以用______

4)比较两种方法,后一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珍珠加工成的珍珠粉是一种名贵中药材、保健品,可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些假冒的珍珠粉,仅用肉眼观察难辨真假.为了向消费者提供鉴别方法,须找出真假珍珠粉理化性质上的差异.为此,某工商局提供了真、假珍珠粉样品和有关真假珍珠粉的资料如表:

品种

外观

成分

制作过程

真珍珠粉

白色无味粉末

主要为碳酸钙,可能含少量碳酸镁、壳角蛋白等.

直接将珍珠磨成粉末.

假珍珠粉

白色无味粉末

贝壳粉(主要成分为CaCO3),可能含少量碳酸镁并掺有少量淀粉.

将贝壳漂白(漂白过程中用到过NaOH),然后磨成粉末.

其中,真珍珠粉中的壳角蛋白(蛋白质的一种)不溶于水,加入浓硝酸加热后会变黄色.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提供的真假珍珠粉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对真假珍珠粉的初步鉴定:

1)真、假珍珠粉均属于_____纯净物混合物).取少量珍珠粉样品于试管中,加入_____并加热,若观察到变黄色,则该样品是真珍珠粉.

2)另取少量市售廉价珍珠粉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水振荡后静置,将上层清液分别倒入2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滴加_____,混合液变成蓝色,说明其中掺有淀粉;再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12_____,溶液变成微红色,说明在漂白贝壳的过程中用到过氢氧化钠,使溶液呈碱性.

(探究二)测定市售珍珠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步骤Ⅰ:连接仪器组成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某学生堵住C末端玻璃导管口,在A中装入少量水并取下上部塞子,打开玻璃活塞,A中水不能全部滴下,你认为该装置是否漏气?_____(填漏气不漏气

步骤Ⅱ:准确称取5.00g珍珠粉样品装入仪器B中,在A中装入一定浓度的稀盐酸.

步骤Ⅲ:向B中珍珠粉样品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在仪器BC中可观察到的现象分别为__________

步骤Ⅳ:完全反应后C中的混合液经__________、干燥,称得白色固体的质量为9.85g(不考虑装置中原有空气及装置外空气的影响),由此求得珍珠粉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

(实验反思)这个测定结果令研究小组的同学们感到难以理解,经过讨论分析,大家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填数字序号)

①样品中含有碳酸镁 ②盐酸未滴加足量

CO2气流速度太快导致未被BaOH2完全吸收 ④装置B中水蒸气、HCl等进入装置C

(拓展延伸)同学们根据测定数据计算出样品中碳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为_____%

有同学提出在探究二中不需要装置C,只要用电子天平准确称量装置AB反应前后的总质量,也可以求得珍珠粉样品中碳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你认为这样求得的碳酸根离子的质量分数与上面所得数值相比,将会_____(填不变偏大偏小).后来,同学们经过精确测定,得到所加稀盐酸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

(分析讨论)

1)在加入稀盐酸的过程中,开始没有气体产生,是因为固体样品中还含有少量_____(填碳酸镁氢氧化钠)的缘故.

2)根据图示,求出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需有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硫酸铝铵晶体(NH4Al(SO4)2·xH2O)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含铝化合物。兴趣小组在科研人员指导下,设计实验研究硫酸铝铵晶体受热分解的产物。

(查阅资料)①SO2可与稀KMnO4溶液反应使其褪色。

SO3+H2O=H2SO4

③硫酸铝铵热分解可得到纳米氧化铝。

④碱石灰是CaONaOH的混合物。

1)硫酸铝铵晶体分解产物的定性探究

①装置C中观察到酚酞溶液变红色,由此可知分解的产物中有_____(写化学式)。

②某同学认为硫酸铝铵晶体受热分解的产物中还有H2OSO2SO3N2。为进行验证,用图1中的装置A和图2所示装置连接进行实验。实验中,装置D中现象是_____,证明有H2O生成;装置E中现象是_____,证明有SO3生成;而装置F中现象是_____H最终没有胀大,证明没有SO2N2生成。

2)硫酸铝铵晶体成分及分解产物的定量探究为确定硫酸铝铵晶体的组成,称取45.3g样品在空气中持续加热,测定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固体甲是T1℃刚好完全失去结晶水的产物,则x=_____

T3℃时固体乙的成分是_____(填字母)。

A Al2(SO4)3

B Al(OH)3

C Al2(SO4)3Al(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循环氧循环碳循环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结合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面有关问题

(1)从物质变化和分子角度看,三大循环中有一种与另外两种在变化上有本质的区别,这一循环是___(水循环氧循环碳循环”),这种循环主要是由___的运动引起的;

(2)如图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简图:

①图一中转化1表示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该反应属于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②在图二中,转化1是自然界中碳氧循环的重要反应之植物的光合作用,反应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6H2O+6CO2Y+6O2,据此推断Y的化学式为C___H___O___(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填上数字),图一、图二中的转化1分别发生的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但得到的产物却完全不同,原因是___

③下列关于自然界中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填字母序号)

A 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

B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大

C 每个人都在参与碳循环和氧循环

D 碳、氧循环是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处于不停的循环过程中,因此,人类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研究方向有两个:一是要___;二是要增加二氧化碳的消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卓筒井”是手工制盐的活化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其工艺流程包括下面五个步骤:钻井→汲卤→晒卤→滤卤→煎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步骤中,_____与实验室过滤的原理一样,“煎盐”和实验室_____结晶的原理相同。

2)“汲卤”获得卤水主要成分是氯化钠与氯化钾,卤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约为 7%10%,“晒卤”目的是_____;“煎盐”得到的食盐中含有氯化钾,实验室可用_____检验,操作方法是_____

3)下列数据是氯化钠和氯化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

g/100g

NaCl

35.7

36.0

36.6

37.3

38.4

39.8

KCl

27.6

34.0

40.0

45.5

51.1

56.7

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40℃时,氯化钠溶解度_____氯化钾溶解度(填:大于、小于、等于); 氯化钠与氯化钾溶解度相同的温度范围是_____20℃时,100g 卤水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9%,含氯化钾 1.00g,蒸发掉水大于_____g,开始有氯化钠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将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到t3℃的过程中不会析出晶体

D. t3℃时,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硼氢化钠(化学式(NaBH4))是一种安全车载氢源(硼氢化钠与水等物质发生较缓慢的反应释放氢气),请回答:

1NaBH4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2)硼氢化钠中NaBH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3)已知硼氢化钠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则硼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若硼元素没有可变化合价,则硼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

4NaBH4中硼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保留一位小数)

5)计算:38gNaBH4中含有多少克硼元素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