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

将一个不与盐酸反应的小球放入盛有盐酸的烧杯中,小球悬浮于液面,位置如图.将从废电池外壳收集来的锌片放入杯中,该学生看到的现象是 ,当杯中的盐酸完全反应后,此时小球所处位置与原来相比 (“不变”、“上浮”或“下沉”).其依据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产生气泡,锌片逐渐溶解,小球移动、上浮、因为锌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锌,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使得溶液的密度增大,而漂浮满足的条件为重力等于浮力,由于重力不变,则浮力不变,则应该是排开液体的体积减少,因此应该上浮、Zn+2HCl═ZnCl2+H2

【解析】锌的金属活动性在H前,因此可与酸反应生成H2;当锌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发生了改变,由HCl变成了ZnCl2,其相对分子质量增大了,根据ρ=m/v,在体积没有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溶液密度ρ也相应增大;而根据浮力F=ρvg和 漂浮满足的条件为重力等于浮力,由于重力不变,则浮力不变.则应该是排开液体的体积减少,因此应该上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发电厂烟气处理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NO2=N2+X+2H2O,X的化学式为

A.CO B.O2 C.CO2 D.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铁粉与稀盐酸反应:银白色的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固体减少,溶液变为绿色

B甲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放热

C氢气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黑色固体变成紫红色

D将氢氧化钙溶液滴到氯化镁溶液中:有白色固体生成,溶液由白色变为无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A~G七种物质,已知A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E的浓溶液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热,G溶液为蓝色,它们之间存在如图之间转化关系

(1)写出E、G的化学式

E G

(2)反应①②③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们穿的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的,常见的纤维有棉花、羊毛、涤纶等。小明灼烧棉花、羊毛、涤纶三种纤维得到下列气味:

纤维编号

灼烧时的气味

特殊气味

烧纸气味

烧焦羽毛气味

则棉花、羊毛的编号分别为

A.①② B.③① C.②③ D.无法断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材料的开发和利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简述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至少写三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几种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标有数字的仪器名称:

;②

(2)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 (填字母标号,下同)发生装置,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要收集较为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 装置.

(3)F是一种可用于集气、洗气等的多功能装置.若将F装置内装满水,再连接量筒,就可以用于测定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体积,则气体应从 (填“a”或“b”)进入F中.

(4)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三种物质各15 g,它们化合时只能生成30 g新物质D.若增加10 g A,则反应停止后,原反应物中只余C.根据上述条件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一次反应停止后,B剩余9g

B.第二次反应后,D的质量为50g

C.反应中A和B的质量比是3:2

D.反应中A和C的质量比是5: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计算:

(1)蔗糖中含有 种元素,

(2)一个蔗糖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

(3)蔗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4)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5)蔗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6)蔗糖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7)57克蔗糖中含碳元素的质量为

(8) 克蔗糖中含有32克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