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甘肃省兰州市等联片办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

A. 纳米铜的性质 B. C60的组成 C. 单晶硅的结构 D. 无人机的研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泰州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 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但是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

C. 碱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但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的不一定是碱溶液

D. 为促进植物生长,增强农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应该施用氮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东台市第二教育联盟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化学用语表示:

(1)两个氮分子___; (2)钙离子__; (3)3个铵根离子__;

(4)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 (5)氯化钠的构成粒子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东台市第二教育联盟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了因发现对抗疟疾的青蒿素而获得成功的我国药学家屠呦呦.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它在湿、热条件下易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从制法上看:提取青蒿素不宜在高温下进行

B. 从用途上看:青蒿素的发现能够减少疾病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C. 从变化上看:青蒿素完全燃烧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D. 从构成上看: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1)甲图中,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

(2)t℃时,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

(3)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硝酸铵,再加入适量的水,此时烧杯中出现浑浊,则X可能为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些?

(3)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西片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图1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是盛水的烧杯中放着t2℃下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根据图象和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

B. 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从t2℃将至t1℃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向烧杯的水中加NaOH固体后,只有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

D. 向烧杯的水中加NH4NO3固体后,只有盛放甲溶液的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2017届九年级(五四制)上学期期末学情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如下图为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中填写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_;

(2)请根据图中信息,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________;

(3)请另外再写出一个符合上述反应实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业水平模拟试卷(一)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将t2℃的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是b>a=c

B.t1°C时,将20gc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70克饱和溶液

C.t2°C时,a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t1°C时,a、b、c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