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并完成相关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

1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填序号)。

排水法 向下排空气法 向上排空气法

3)检验C中收集满氧气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中收集满氧气后,打开弹簧夹K1K4,关闭K2K3,其中打开K1的目的是______。点燃D中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C装置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C装置冷却后,打开K3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C装置上端瓶口处 排出A中继续产生的气体,防止气压过大 烧杯B中的水进入装置C

【解析】

本题实质是制氧气的装置,虽然在导气管和收集装置有所不同,但原理思路却不变。

1A装置是固液不加热型装置,用于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C装置可以看成瓶口向上,气体从底导入,这种收集氧气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故选

3)检验C中收集满氧气的操作是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C装置上端瓶口处。

4C中收集满氧气后,A装置中的反应可能还没有停止,继续产生氧气,打开K1的目的是排出A中继续产生的气体,防止气压过大;点燃D中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C装置中并把塞子塞紧,待红磷熄灭,C装置冷却后,氧气被消耗,C装置内压强减小,打开K3观察到烧杯B中的水进入装置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同学们想证明:稀H2SO4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设计、实施和评价。(注: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1)向NaOH溶液中滴入23滴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____色。

2)根据上述实验中颜色变化,确定稀H2SO4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3)因为溶液变成了无色,小林说稀硫酸一定过量了,小林这么说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

4)为确定小林的说法是否正确,同学们又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H2SO4过量

方案二一

取样,滴入2-3滴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成红色

H2SO4过量

上述方案中,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方案一方案二)。另外一个实验方案错误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请你再设计一种实验方案确定稀H2SO4过量,你选用___________(填药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铁及其合金是日常生活最常用的金属材料,用途非常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一包烤花生的图片,袋内的脱氧剂对食品保质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取少量脱氧剂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脱氧剂的作用原理是其中的铁粉与氧气、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据此判断脱氧剂对食品具有防腐保鲜作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脱氧剂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

b.脱氧剂吸收水分,使食品保持干燥

c.脱氧剂吸收氧气,防止食品发生缓慢氧化

(2)洗相液中含有较多的硝酸银,通常使用铁将其置换出来,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主要利用一氧化碳高温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来炼铁,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1000t含氧化铁80%的赤铁矿可以炼出含铁96%的生铁______________t。(结果保留1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一个密闭装置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B.乙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甲、丁的质量之比为41D.反应后丙的质量X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3g 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 4.4g 二氧化碳和 1.8g 水。则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无法计算出该物质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

B.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该物质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个数比为 2:1

D.3g 该物质含碳元素的质量为 4.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A—E为气体发生装置,F—G为气体收集装置,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选用B作为该反应发生装置时,为使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应调节的旋钮是______(选填“a”“b”“c”)。

3)用装置C制气体时,液体药品要加到使仪器②的下端形成液封,目的是___________

4H2O2溶液加入MnO2中制氧气的反应速率较快,发生装置适宜选择_________(填字母)。

5)用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使反应停止的便捷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6)氨气(NH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①实验室也是用调节旋钮后制氧气的B装置制氨气,由此可推知,制氨气的反应物是_______态的,且反应需要在__________条件下才能发生。

②收集氨气只能用G装置而不能用F装置,说明氨气________。用G装置收集时,氨气应从_______(填“m”“n”)导管口进入,理由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需做的一点改进是_____。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时,便可开始收集。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图G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你另写一个优点_____

3)用收集的氧气完成图E铁丝的燃烧实验,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如图F向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注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如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设计BD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对比 ______________中的现象可以得出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

2)为了防止失火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害,加油站等场所常贴有图2图标,其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________ (填字母序号)。

3)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下列措施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燃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C点燃氢气前,先检验气体纯度 D住房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和以水为溶剂制成的溶液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1)市售的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饮料罐使它们混合,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________(填字母)

A 烧碱 B 食盐

C 硝酸铵 D 生石灰

(2)如图是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

A物质来说,a点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1时,140gA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可用图上的________点表示。

t2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若将d点温度下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没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__物质。

(3)很多新型汽车使用铅酸蓄电池作为主要动力来源,避免了尾气的排放。某铅酸蓄电池用的酸溶液是溶质质量分数为28%的稀硫酸,若用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该稀硫酸,需要蒸馏水的质量为_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