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实验桌上酒精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B. 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时,用排水法收集

C. 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将pH试纸直接放入待测液中

D. 配制稀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Ⅰ.水是重要的资源,水在化学实验中的作用不可忽视。下图中五个实验都用到水。

(1)实验A中水作________(填“溶剂”或“溶质”)。

(2)实验B中水的作用是防止集气瓶______________。

(3)实验C中通过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的体积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_______的结论。

(4)实验D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__________________。

Ⅱ.水是重要的资源,海洋中含有丰富的水,也蕴含丰富的其它资源。

(1)海水淡化是解决淡水资源不足的重要方法.下列方法中,可以使海水变为淡水的是__(填字母序号)。

A.滤纸过滤 B.吸附 C.沉降 D.蒸馏

(2)从海水中制备纯碱和金属镁的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步骤Ⅴ中所加试剂是________。

②粗盐水中主要含有CaCl2、MgSO4等可溶性杂质,可加入下了物质,利用过滤等操作进行除杂,则加入下列三种物质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填字序号)。

a.适量的盐酸 b.稍过量的Na2CO3溶液 c.稍过量的Ba(OH)2溶液

③第Ⅲ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海边用贝壳作原料制生石灰,比用石灰石作原料的优点是__________(写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东海县晶都双语学校2017届九年级中考最后一练(考前冲刺)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在一次化学实验中,两组同学都完成了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但观察到了不同的实验现象。

【实验一】

实验组

甲组

乙组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产生蓝色沉淀

产生蓝绿色沉淀

⑴已知蓝色沉淀是氢氧化铜,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提出问题】乙组产生的蓝绿色沉淀的成分是什么呢?

【查阅资料】

Ⅰ.碱式硫酸铜是绿色晶体,在水中溶解度极小,能溶于稀酸溶液。

Ⅱ.碱式硫酸铜的组成不固定,一般可用Cu2(OH)2SO4表示。

【猜想与假设】蓝绿色沉淀是碱式硫酸铜。

【实验二】

实验步骤

主要实验操作

现象及结论

取乙组实验后的混合物过滤

得到蓝绿色沉淀

取蓝绿色沉淀,用蒸馏水洗涤多次

无明显现象

向最后一次洗涤液中滴加BaCl2溶液

无沉淀产生

取洗涤后的蓝绿色沉淀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沉淀全部溶解,得到蓝绿色溶液

取少量蓝绿色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试剂X

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蓝绿色沉淀是碱式硫酸铜

【解释与结论】

⑵步骤③的实验目的是______。

⑶步骤④中的稀盐酸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稀硫酸代替。

⑷步骤⑤中滴加的试剂X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

⑸甲组同学在本组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下列实验:

①过滤,取蓝色沉淀于试管中;

②滴加______,沉淀颜色变为蓝绿色;

③重复实验二中的步骤①~⑤。

经实验验证,氢氧化铜也可以转化为碱式硫酸铜。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⑹乙组同学认为在自己组原有实验的基础上,继续滴加______,可以将碱式硫酸铜转变为氢氧化铜。通过实验,也验证了他们的猜想。

⑺为了确保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实验的关键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7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有一白色固体,只知它是CaCO3、无水CuSO4、Ca(OH)2、Na2CO3、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白色固体的成份,实验如下:取样,加适量水充分搅拌,过滤,得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据此判断,该白色固体中一定没有______________。

该小组同学对所得白色沉淀继续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所得白色沉淀的成份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请你帮助完成猜想三。

猜想一:Ca(OH)2 猜想二:CaCO3 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请你完成填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白色沉淀少量,加入足量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一成立。

从而确定了该白色固体中一定有Ca(OH)2

【反思与拓展】

(1)所得白色沉淀是Ca(OH)2 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得出该白色固体中没有Na2CO3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得出该白色固体中可能有NaOH,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证明它是否存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2017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对化学知识的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物质的用途与性质

B.化学与人体健康

①铝可制成铝合金:比纯铝硬度大

②铝制品表面变暗:用金属丝球打磨

①缺锌:会使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

②缺维生素D:易造成骨质疏松,佝偻病

C.化学材料与分类

D.物质鉴别与方法

①生铁和钢:金属材料

②玻璃钢:合成材料

①真丝布料与棉布:取样灼烧,闻味

②聚乙烯与聚氯乙烯:观察颜色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安徽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某兴趣小组用图1 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烧杯中饱和石灰水先变浑浊,后逐渐澄清。

(1)写出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石灰水 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 。(填化学式)

(2)为探究“饱和石灰水浑浊后变澄清的原因”,该小组同学开展了如下活动:

【查阅文献】碳酸钙(碳酸钠等)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可溶于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钠等)

【提出假设】假设 1:挥发出的HCl使浑浊变澄清;

假设 2:

【设计实验】为除去 CO2中的 HCl,小华在图 1中甲、乙装置之间增加图2装置, 装置的连接顺序是甲→ →乙(填字母序号);其中存放的试剂合理是 (填选项序号)。

A.浓硫酸 B.NaOH 溶液 C.饱和Na2CO3溶液 D.饱和NaHCO3溶液

【实验现象】饱和石灰水浑浊后,继续通入足量 CO2 ,沉淀部分溶解但最终并未完全澄清。

【得出结论】由以上探究可得出结论是

【注意:答对第(3)小题奖励 4分,化学试卷总不超过 60 分。】

(3)该兴趣小组在老师指导下,用 PH 传感器测得图 1烧杯中溶 液的 PH 随通入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3。

①AB 段 PH 值不变的可能原因是

D点所得溶液的成分除 H2O外还有

②BC 段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主要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安徽卷)化学(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科学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是( )

A.属于置换反应 B.可解决甲醛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

C.其中甲醛属于氧化物 D.化学方程式为:HCO+O2= 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2017届九年级中考第二次模拟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有一无色溶液X,分别加入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出现的现象如图所示,则溶液X是

A. H2SO4溶液 B. (NH4)2SO4溶液

C. NH4Cl溶液 D. Na2C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西省南宁市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段考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用甲、乙装置可组装成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请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名称:a____,b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实验过程中发现水槽的水变成了紫红色,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导致高锰酸钾粉末沿导管进入水中。

(4)乙装置所示的收集气体的方法是______,该装置收集氧气的最佳时刻是导管口_____,装满氧气的集气瓶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该装置还可以收集的气体单质有_____(填一种)。

(5)如图丙中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时与该图中的操作_____(填“相同”或“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