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10)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如图所示)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此非常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下装置探究上述设想的反应原理是否可行。

(1)能证明装置A释放CO2的现象是

(2)装置B在实验结束撤掉酒精喷灯时的作用是

(3)上述反应结束后,小组同学对D中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以证明是否捕捉CO2

【猜想与假设】

D中的固体可能为:I.只有氧化钙;.氧化钙与碳酸钙;.只有碳酸钙

【进行实验】

甲同学从D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成立。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成立,其理由是

乙同学从D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发现气泡产生。乙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只有氧化钙,即猜想I成立。丙同学认为乙的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I成立,理由是

丙同学认为利用感觉温度变化的方法判断是否有氧化钙不可靠,他用水、酚酞试液和

稀盐酸证明了猜想成立,请完成他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成立

(4)通过以上探究,小组同学认为科学家的设想在反应原理上是可行的。该设想的优点

(填字母序号)

A.原料易得 B.充分利用太阳能 C.释放出的CO2可作为资源加以利用

【答案】(1)C中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防止装置C中的石灰水被吸入热试管中而使试管炸裂。

3因氧化钙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也会形成白色不溶物

加入少量的稀盐酸,会先和溶液中的氢氧化钙反应。无法说明一定不含碳酸钙。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水振荡,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溶液变红

有气泡产生

(4)ABC

【解析】

试题分析:(1)A中释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会进入装置C中,且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当观察到C中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即可说明A中产生了二氧化碳。

2)在实验结束撤掉酒精喷灯后,装置A中的温度会下降,其中的气压会降低。如没有装置B,则会吸入装置C中的石灰水而形成倒吸现象,而致试管炸裂。所以装置B的作用是防止装置C中的石灰水被吸入热试管中而使试管炸裂。

3因氧化钙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未完全溶解也会形成白色不溶物。所以也可能是氢氧化钙。

加入水后,感觉试管壁发热可说明固体中含氧化钙。同时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再加入少量的稀盐酸,会先和溶液中的氢氧化钙反应。无法说明一定不含碳酸钙。

猜想为固体成分为氧化钙和碳酸钙。氧化钙可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溶液呈碱性,可使酚酞试液变红。碳酸钙可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可设计实验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水振荡,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向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溶液变红

有气泡产生

(4)该设想中所用的原料为碳酸钙,易得;充分利用了太阳能为反应的进行提供能量;可制得纯净的二氧化碳作为资源利用。所以应选AB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0分)教材上有一习题:“设计实验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和碳元素。”现有一瓶用排水法收集到的甲烷气体(图1中的A)。请根据图中装置完成以下各题:

(1)要将A中的气体通入B装置中,应选图2中的_________(填序号)“注水装置”。

(2)B处是干冷的大烧杯,甲烷燃烧后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证明甲烷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将B中烧杯正放向其中滴加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证明甲烷中一定含有_______元素。

(3)此实验能否证明甲烷分子中是否含有氧元素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4)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盐酸是实验室常用的重要试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探究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设计下列实验方案:向5mL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3滴酚酞溶液,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向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至过量,溶液pH变化的曲线正确的是 (填写字母标号)。

(2)实验室可以利用稀盐酸等药品,通过连接下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氢气。

制取二氧化碳气体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填写字母,下同),制取 氢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块状固体加入试管中的方法是

检查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对于以下4种化学符号:①H2 ②Fe ③H ④H2O,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 B能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的是②④

C.表示一个原子的是② D.④中的数字“2”表示水中有2个氢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0)南海、钓鱼岛及其附属海域是我国固有领土,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

(1)海水制盐。从海水制取的粗盐中含有泥沙、硫酸镁和氯化钙等杂质,为得到较纯的氯化钠,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如下操作:a.加过量的Ba(OH)2溶液;b.加稍过量的盐酸;c.加过量的Na2CO3溶液;d.过滤;e.蒸发。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字母)。加Na2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

(2)海水淡化。下图是一个简易的蒸馏法淡化海水的装置。证明得到的水是淡水的方法是

(3)海水制镁。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在上述转化过程中发生中和反应的是 (填反应顺序号)。海水中本身就含有氯化镁,则两步的作用是

(4)海水制碱。氨碱法制纯碱是先通过化学反应生成NaHCO3NH4ClNaHCO3结晶析出,再加热NaHCO3制得纯碱。

氨碱法制纯碱中生成NaHCO3NH4Cl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中生成NaHCO3NH4Cl的质量比为84535NaHCO3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分析NaHCO3结晶析出而NH4Cl没有结晶析出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物质的用途是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稀有气体制成电光源 B.大理石作装修材料

C.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D.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甲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烷的化学式为C2H4 B.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C. 甲烷密度比空气的大 D. 甲烷与空气的混合物遇火不会发生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分子运动实现的

B. 为了节约用水,直接用工业污水灌溉农田

C. 水中Ca2+、Mg2+增多会导致水中藻类植物大量生长和繁殖

D. 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8分)小明家有包开启了的小苏打,久置在灶台上方,可能因受热而变质。小明为此开展了探究,请分析其过程完成填空。

【查阅资料】

① 2NaHCO3Na2CO3 + CO2 ↑ + H2O

② 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③ 2NaHCO3 + Ca(OH)2 = CaCO3 ↓ + Na2CO3 + 2H2O

④ Ca(HCO3)2 + Na2CO3 = CaCO3 ↓ + 2 NaHCO3

⑤ Na2CO3受热不分解,NaHCO3、Ca(HCO3)2都能溶与水。

【假设猜想】

假设一:小苏打没有变质,化学成分为 NaHCO3

假设二:小苏打完全变质,化学成分为

假设三:小苏打部分变质,化学成分为

【实验方案】

可选药品:①Ca(OH)2溶液 ②CaCl2溶液 ③NaOH溶液 ④稀盐酸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操作一:取小苏打样品少量溶于足

量水后,加入过量的 (填药品编

号,下同),观察,如有沉淀,则继续进行下一步操作。

操作二:待操作一中反应充分后过

滤,并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 ,观察。

操作一中无沉淀出现

假设一成立

假设二成立

假设三成立

【问题讨论】

有同学认为,取一定量样品直接加热,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根据实验现象,对上述三种假设的每一种是否成立都能进行判断。请评价这种方案是否合理 (填“是”或“否”),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