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以下利用的是该物质什么具体性质:

(1)古代字画用墨书写至今尚好__________;(2)用盐酸除铁锈__________。

(3)工业上用CO冶炼金属 ______________;(4)用洗涤剂清洗油污的试管_________。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附属初中2017届九年级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在粗盐的初步提纯实验结束后,发现食盐产率偏低,原因可能是

A.滤纸破损 B.粗盐未充分溶解就过滤

C.倾倒时有部分氯化钠溶液溅出 D.蒸发后所得精盐潮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盖州市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下图中的是化学实验用的几种装置,请按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利用上图中A、C装置的组合可以制取的一种气体是__________;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上图中装置的组合是__________;写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实验室用锌与稀硫酸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盖州市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从2012年开始,我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增PM2.5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小于或等于2.5微米颗粒物,为降低PM2.5的含量,下列做法不应提倡的是 ( )

A.大量植树造林 B.直接燃烧煤炭

C.充分利用太阳能 D.多骑自行车,少开汽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大石桥市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某化学课堂上同学们进行酸、碱、盐知识的探究,请你参与其中并认真填写空格.

【学生实验】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学生板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猜想假设】猜想①: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②: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1)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实验现象:A中软塑料瓶変瘪,B中___________。

(2)小红认为小华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容器内压强降低.小明同学却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小华的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___________,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是_______________。

(3)小宁设计的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请帮她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反思拓展】通过此实验探究,我们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这两个角度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大石桥市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在点燃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丁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B.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置换反应

C. 甲和乙反应的质量比为17:32

D.生成物丙和丁两种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大石桥市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用实验比较铜、铁、汞的金属活动性,只需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A. 硫酸亚铁溶液 B. 硝酸镁溶液 C. 盐酸 D. 硫酸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2017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有关金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B. 车船表面涂油漆可防止生锈

C. 生铁可全部溶解于过量稀盐酸 D. 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临清、高唐两地2017届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二)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