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①有一种矿石称为“孔雀石”,它有孔雀羽毛般绿色斑纹,它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它由4种元素组成,它的一个分子中共有10个原子.
②元素种类并不多,目前已经发现的只有一百余种,但物质的种类非常多,已知的就有3000多万种,这是因为有限的几种元素可形成多种多样的物质.比如碳、氢、氧、钠四种元素可形成的物质就非常多.比如H2、Na2O.还可以是(用化学式表示出三种物质)H2O、H2O2、CO2

分析 ①根据物质的化学式来分析解答;
②元素与元素之间可以形成多种物质,单质或化合物,但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捏造.

解答 解:①由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的化学式可知,它是由铜、氧、氢、碳四种元素组成的,其一个分子中含有2个铜原子、5个氧原子、2个氢原子和1个碳原子,共10个原子,故填:4;10;
②碳、氢、氧、钠四种元素,可形成多种物质:单质有H2、C、O2、Na;化合物有Na2O、H2O、H2O2、CO2、CO、CH4等.
故本题答案不唯一,可任取三个填空.
故答案为:H2O、H2O2、CO2

点评 该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有多个,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阅读下列科普短文,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臭氧的化学式是O3,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O2)强得多.若将氧气通过臭氧发生器,在无声放电的条件下,从臭氧发生器出来的O2含有3%.臭氧在地面附近的大气层中含量极少,在离地面25km处有一个厚度极薄的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废气中的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一氧化氮(NO)等气体,家用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环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的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盛有O3的集气瓶中,可以看到木条复燃的现象.
(2)写出臭氧发生器中,O2转变成O3的文字表达式氧气$\stackrel{无声放电}{→}$臭氧.氧气转变成臭氧的过程发生化学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应采取减少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气体的排放,不使用制冷剂“氟利昂”的方法来保护臭氧层.
(4)二氧化硫(SO2)遇到O3微热,即被迅速氧化成三氧化硫(SO3),SO3跟水反应生成硫酸,这是除去废气中SO2的理想方法.写出SO2与O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硫+臭氧$\stackrel{微热}{→}$三氧化硫.该反应从反应物、生成物的物质种类看是化合反应,从物质与氧结合的角度看是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填空:
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炭黑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
收集镁条燃烧后的固体粉末于燃烧匙中,将其放于蜡烛的火焰上灼烧,并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燃烧匙上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固体粉末含有碳元素,你认为该结论不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据图回答问题.

(1)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Ⅰ所示.由图可知,2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M40g.
(2)图Ⅰ中P点可表示M在30℃的不饱和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3)T℃时,将等质量的M、N两种固体,分别加入盛有10g水的甲、乙试管中,充分溶解后,可观察到如图Ⅱ所示的现象,则T℃<10℃(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有位同学提出三种假设:①白烟是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②白烟是燃烧产生的水蒸气;③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为了验证假设,他做了如下实验: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①(填序号),但他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干扰白烟的检验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冷而干燥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水蒸气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就为假设③(填序号)提供了证据.同时排除了假设①②(填序号),因为二氧化碳、水蒸气不能燃烧.
(4)某同学对蜡烛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通过实验加以证明
操作现象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B.离子都带电
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一种微粒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红磷在空气里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小明同学所得结果偏低的原因是(写出一条,下同)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等;小方同学所得结果偏高的原因是实验过程中没夹紧止水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仪器适合于用来进行过滤操作的一组是(  )
A.烧杯 烧瓶 铁架台B.玻璃棒 铁架台 长颈漏斗 烧杯
C.烧杯 酒精灯 铁架台 玻璃棒D.玻璃棒 铁架台 漏斗 烧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
A.
滴加溶液
B.
倾倒液体
C.
用纸槽往试管里送入固体粉末
D.
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