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

小明在实验室中完成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实验:在试管中加入2mL蒸馏水,滴入2滴石蕊试液,然后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变红。那么是什么物质使得石蕊试液变色呢?

小明提出猜想:①水能使石蕊试液变色;②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石蕊试液变色

设计实验:取用石蕊试液染成的紫色的干燥紫花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1

往紫花上喷水

______________

猜想①不正确

2

把紫花直接放入二氧化碳气体中

紫花不变色

_________________

从上面的实验可知小明的猜想都不正确,那么你的猜想是________________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及原因

紫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气体中

_________________

你的猜想正确

通过探究可知往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使石蕊试液变色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

【答案】紫花不变色 猜想2不正确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变色 紫花变红色 H2CO3

【解析】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水呈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

1

往紫花上喷水

紫花不变色

猜想①不正确

2

把紫花直接放入二氧化碳气体中

紫花不变色

猜想不正确

水和二氧化碳均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从上面的实验可知小明的猜想都不正确,猜想是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紫色石蕊变色。

实验方案

现象

结论及原因

紫花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气体中

紫花变红色

你的猜想正确

通过探究可知往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故使石蕊试液变色的物质是碳酸,化学式为H2CO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富含淀粉的谷物、甘薯等可以酿酒.在酿酒过程中淀粉在酶的作用下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发酵为酒精。香甜的酒酿就是利用该原理,用酒曲酶(俗称酒药)制作的。家庭一般制作酒酿的简单流程图如下:

1)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一个葡萄糖分子中有_____个原子。

2)如温度、水分等因素控制不当,易导致乳酸量过多而味偏酸。一个葡萄糖分子能分解成2个乳酸分子。乳酸的化学式为_____

3)淀粉的化学式为(C6H12O6n,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九(5)班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实验,请结合图1帮助他们解决以下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②_____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字母编号),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

3)用BD装置可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常选用装置B或装置CCB相比较,其优点是_____,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填字母编号).

5)甲同学查阅资料知: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氯化氢.

①若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制取CO2并检验其有关性质时,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液变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若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将制得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没有变浑浊,其原因可能是_____

6)乙同学检查装置C气密性的操作和现象是:先用夹子夹住导气管中的橡皮管,再向长颈漏斗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若观察到_____,说明气密性良好.

7)丙同学用图2所示装置完成一系列的实验.用实验装置的序号回答下列问题(装置可重复使用,尾气处理装置未给出).

资料: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氢氧化钠溶液能较多地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白色的硫酸铜粉末遇水立即反应生成蓝色.

①实验室用仪器AB可组合成制取氧气的反应装置,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检验CO中混有的CO2的装置是_____,除去CO中较多的CO2,最好选装置_____

③水煤气含有COH2CO2H2O.证明水煤气中含有COH2的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该小组设计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1)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II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2)当打开K2 关闭K1时,可以利用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稀盐酸而不用稀硫酸原因_____;检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_____;现象是_____

3)某同学用下图甲所示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测定其体积,装置中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另一位同学对装置进行认真分析,认为即使操作均正确,测量结果也会偏大,于是设计如乙图所示装置。你认为造成甲装置实验结果偏大的原因_____

4)若用1.0g石灰石与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利用装置乙测得量筒内水的体积为176.0mL。已知此时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约为2. 0g/L。假设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试计算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纯度。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水的电解:

①科学家利用电解水实验(如图1所示)证明水的组成,实验中得到氧气的试管是________________(“1”“2”),该实验说明了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②下图是电解水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水的净化:

①我国规定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达到下述四项指标:

a不得呈现异色 b不得有异味 c应澄清透明 d不得含有细菌和病毒

小亮同学要净化在家收集的雨水,制作简易净水器如图2所示: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要达到的目标是________________ 而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经过此净水器得到的水仍然不是纯水,若想得到纯水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②长期饮用饮水对人体健康不利,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水的用途:

因为________________导致铁丝在空气生锈,所以在进行图3实验前,要用砂纸将铁丝表面打磨光亮。实验时要在集气瓶底部装少量的水,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进行探究:

a.小刚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请和小刚一起探究下列问题。

1)实验时,小刚把广口瓶应用不透光的黑纸包住,其目的是为了防止瓶内的植物进行__________ 作用,对实验产生干扰。

2)经过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__________ (填“左移”、“右移”或“不动”)。当揭去广口瓶外的黑纸时,可以观察到广口瓶中的澄清石灰水浑浊,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来证明了植物能够进行呼吸作用。

b.小明看了小刚的方案后,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来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具体的操作是:取一只大烧杯,向其中装入大半杯清澈的河水,在烧杯底部放一些新鲜水草,并通人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漏斗罩住水草,然后将一只盛满水的小试管倒置于漏斗上。过较长时间后,试管里收集到部分X气体。

3X气体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填写物质的化学式);

4)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小试管内汇集的气体压强比外界的大气压______(填“大”“小”或“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绿色化学试剂碳酸二甲脂是良好的溶剂和燃油添加剂,其化学式为C3H6O3

1)碳酸二甲脂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2)碳酸二甲脂共有_____种元素组成

3)碳酸二甲酯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

4)碳酸二甲脂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

590g碳酸二甲脂中含氧的质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实验探究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未,该粉末是铜粉和氧化铁粉中的一种或两种。同学们为了确定该粉末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问题。

(提出猜想)假设l:红色粉末是铜粉; 假设2:红色粉末是氧化铁粉; 假设3:红色粉末是____

(实验探究)某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下图装置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

反应后

Ⅰ组

玻璃管和红色粉末的总质量为37.3 g

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36.1 g

Ⅱ组

洗气瓶和所盛溶液的总质量为180.0 g

洗气瓶和瓶中物质的总质量为183.1 g

(交流讨论)

1)应该选择___________组的实验数据来计算确定组成.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红色粉末的组成是假设____(填序号)成立。

2)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B的连接处?请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评价)

1)从环保角度,该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CO,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加热,以防发生爆炸。检验装置中的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用2000t含氧化铁75%的赤铁矿,可炼出含铁97%的生铁_________________吨?(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现有①铁粉、②液氧、③澄清石灰水、④蔗糖水、⑤四氧化三铁、⑥氧化汞、⑦冰水共存物、⑧红磷。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填序号)

2)如图表示气体分子示意模型,其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以上均填字母)。

A B 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