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小华设计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时,先将装有药品的装置放在天平上,添加砝码,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如图1所示),然后取下装置,用针筒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稀盐酸,反应后再将装置放置于天平上,观察到天平平衡,从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若将锥形瓶改为烧杯,则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装置没有密闭,气体逸出.
(2)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
①X的化学式是SO2
②根据上述微观示意图,可得出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不变或原子数目和种类不变.

分析 (1)根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分析.
②根据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不变或原子数目和种类不变分析.

解答 解:(1)实验时,先将装有药品的装置放在天平上,添加砝码,移动游码至天平平衡,然后取下装置,用针筒向锥形瓶中注入少量稀盐酸,反应后再将装置放置于天平上,由于装置是密封的,因此观察到天平仍平衡,从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若将锥形瓶改为烧杯,则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装置没有密闭,气体逸出了.
(2)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知,X的化学式是SO2
②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不变或原子数目和种类不变.
故填;(1)天平平衡;装置没有密闭,气体逸出;(2)①SO2;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不变或原子数目和种类不变.

点评 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科学家用石墨烯膜制成“筛子”,可以筛掉盐类物质.当海水流过该膜时,钠离子和氯离子被水分子包裹而不能通过,独立的水分子却能通过(如图).下列关于石墨烯膜“筛掉”氯化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该过程可应用于海水淡化
C.“筛掉”氯化钠过程类似于过滤操作
D.“筛掉”氯化钠后的海水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  )
A.发现燃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口、开窗通风
B.铝制品变旧变暗后用砂纸或钢丝球打磨
C.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必须验纯
D.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小苏打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有一种管道疏通剂,主要成分为铝粉和氢氧化钠混合粉末.工作原理是:利用铝和氢氧化钠遇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加快氢氧化钠对毛发等淤积物的腐蚀,同时产生氢气增加管道内的气压,利于疏通.小柯利用如图装置测定疏通剂中铝的质量分数.
Ⅰ.取样品20g,倒入容积为200ml的锥形瓶中,然后在分流漏斗中加入水,置于电子天平上测出总质量m1
Ⅱ.打开活塞,加入足量的水充分反应,直到没有固体剩余,静置一段时间,测出总质量m2
Ⅲ.实验数据如下表:
反应前总质量m1反应后总质量m2
371.84g371.24g
回答下列问题:
(1)配平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frac{\underline{\;加热\;}}{\;}$2NaAlO2+3H2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
(3)以下情形会导致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高的原因可能有B.
A.向锥形瓶中倒入样品时,撒出了部分粉末     B.在反应过程中有水蒸气逸出
C.没有等装置中氢气全部排尽就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加入固体硝酸铵可降低溶液温度
B.通过活性炭的吸附可使硬水变为软水
C.为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D.无色透明的深层地下水属于纯净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2.每年的6-7月,新疆的许多地区都要举办“薰衣草”节.薰衣草精油的主要成分为芳樟醇、伽罗木醇等物质.其中芳樟醇的化学式为C10H18O,请计算:
(1)芳樟醇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比为C、H、O原子个数比10:18:1.
(2)芳樟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54),计算该物质组成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4%(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由于原子个数不变,则分子个数一定不变
B.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催化剂的特点是:加快反应速率,且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D.碱溶液呈碱性,则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进行化学实验,观测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在紫色的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气体能与石蕊反应
B.在某化肥中加入碱液,无氨味,说明该化肥一定不是氮肥
C.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了,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相等
D.把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有紫红色的铜生成,说明铁比铜活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现有以下曲线,与之对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
B.
等质量碳酸钙与足量同浓度稀盐酸反应
C.
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变化
D.
发生的反应为:2KNO3$\frac{\underline{\;\;△\;\;}}{\;}$2KNO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