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一包不纯的氯化钾粉末,所含杂质可能是氯化钠、硝酸钾、硝酸钙、氯化铜、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

2)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3)另称取14.9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28.7g白色沉淀。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由(1)可知,杂质中一定没有_____,由(2)可知,杂质中一定含有_____,由(3)可知,杂质中一定还有_____,杂质中不能确定的是_____

【答案】氯化铜、硝酸钙 碳酸钠 氯化钠 硝酸钾

【解析】

氯化铜溶于水,溶液显蓝色,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钡和氯化钠,和硝酸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硝酸钠,所以取少量该粉末于烧杯中,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得无色澄清溶液,溶液中一定不含氯化铜,碳酸钠和硝酸钙只能含有其中的一种;取上述无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所以该粉末中一定含有碳酸钠,一定不含硝酸钙;氯离子和银离子结合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另称取14.9g该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蒸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生成28.7g白色沉淀,氯化钾、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由计算可知,14.9g氯化钾和硝酸银反应生成28.7g氯化银,11.7g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28.7g氯化银,杂质中含有碳酸钠,氯化钾质量小于14.9g,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质量小于28.7g,因此杂质中一定含有氯化钠;所以由(1)可知,杂质中一定没有氯化铜、硝酸钙,由(2)可知,杂质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由(3)可知,杂质中一定还有氯化钠,杂质中不能确定的是硝酸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们已经学过,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可快速产生氧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某课外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动物肝脏中的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增强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下降;FeC13也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CI3催化效率的高低,该同学在28℃环境下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氢酶和FeC13催化效率哪个更高?

(实验材料)适宜浓度的FeC13溶液,适宜浓度的新鲜猪肝研磨液(含有过氧化氢酶),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等。

(实验步骤)①取2支洁净的试管,编号为12,并各注入3mL适宜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向1号试管内滴入2滴适宜浓度的FeC13溶液,向2号试管内_____

③若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氧气,通过测量_____准确比较二者催化效果。(答一种即可)

(拓展延仲)在以上探究的基础上,该同学又完成了探究温度对猪肝研磨液和FeC13催化效率的影响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代表猪肝研磨液催化效率的曲线是_____。判断的理由是_____

附加分:

(反思)甲同学认为从上述曲线可以看出氯化铁的催化效率随温度升高而一直增大,你同不同意?_____(填同意不同意)理由是:_____

查阅资料发现FeC13中实际是铁离子起催化作用,而猪肝中是过氧化氢酶起催化作用。有同学认为以上对比实验不够严谨。理由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金属的活动性、以及铜锈蚀的条件进行了以下系列实验,仔细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小明按下图1所示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铝、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铝与稀盐酸刚接触时无现象,一段时间后剧烈,铝与稀盐酸刚接触时无现象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2)实验二:为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的顺序,小红提出按上图2进行两步实验,即可证明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你认为其方案可行吗?___________(填可行不可行)。

a.试管①中现象是___________

b.试管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实验三:小芳、小亮两位同学发现铜质眼镜架上出现了一些绿色的锈渍。经查阅资料得知,铜锈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他们依照钢铁生锈的探究方法设计如下实验(图3所示)。请回答:

a.推测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铜锈的是___________试管内的铜片。(填

b.小芳同学认为要弄清导致铜锈蚀的因素,还应该补充实验,如上图4所示的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从微观的角度了解物质极其变化,有助于更好的认识物质组成和变化的本质。

1)已知A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9,粒子A核内中子数为_____AE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

2)粒子ABCDE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填序号),属于第二周期的元素共_____种。

3DE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

4)如图为两种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上述反应中,作为还原剂的物质是_____(填物质化学式);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_____(填元素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 bc(不含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2NaOH==Mg(OH)2↓+2NaCl

C. 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

D. d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镓是灰蓝色或银白色的金属,有关镓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3

B. 镓原子的质子数是70

C. 镓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1

D. 镓原子的中子数是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成员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学习了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提出如下问题:木炭与氧化铜反应产生的气体一定全部为二氧化碳吗?请你和他们一起对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作出猜想)甲同学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为二氧化碳。

乙同学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为一氧化碳。

丙同学认为:_____

(设计实验)根据各自的猜想,他们共同设计了实验(如图示),他们在实验中进行了规范操作和细致的观察。

(现象与结论)(提示:CO会使新鲜鸡血变色)观察到A_____

如果甲同学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

如果乙同学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

如果丙同学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

(反思与评价)(1)此实验装置有不足之处:_____,请你对该装置进行改进,具体措施是_____

2)根据上述实验及学习的木炭与CuOFe2O3的反应,请你归纳出单质碳的一项重要用途是_____,并写出木炭与氧化铁充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能达到目的是(  )

A. 测定溶液的PH

B. 证明MnO2的催化作用

C. 证明CO2已集满

D. 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根据图1回答:a的名称是______;在连接cd时,使d较易插入c中的措施是______

(2)利用图2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能进行的实验是______(填字母)

A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B 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二氧化碳

C 用锌与稀硫酸制氢气 D 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请任选一种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小赵从图3中选取______(填字母)与图1a组装成新的气体发生装置,该装置与图2中的气体发生装置相比,优点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