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宝石的主要成分是SiO2,SiO2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4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湖北省襄阳老河口市九年级4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请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分别是________(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火法炼铜”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Cu2S + O22Cu + SO2,该反应属于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上海市静安区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向一定质量的CuO中通入CO后,加热的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y表示的是

A. 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B. 参与反应的CO的质量

C.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D. 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上海市静安区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不能用来加热液体的一组仪器是

A. 量筒 B. 烧杯 C. 蒸发皿 D. 试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滕州市九年级中考复习四月阶段性自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A~H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8种物质,它们相互反应和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A和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D和F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E、G均为红色固体,G为单质。(图中的“—”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试推断:

(1)G的化学式

(2)D和F能相互转化,通过化合反应实现转化F→D,反应方程式为

(3)写出B→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H→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山东省滕州市九年级中考复习四月阶段性自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中,不能做到“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的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吉林省九年级中考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1)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各化学实验。

①检验装置B的气密性操作:_____。

②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药品加热的方法制取甲烷气体。通常情况下,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极难溶于水。若要制取一瓶甲烷,可选用的装置有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如果选用F装置收集甲烷,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管口通入。

③若选用装置B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设计装置B时使用仪器d的目的是_____。

④若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从左至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2)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自己使用的某品牌牙膏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

①牙膏的成分有活性物质、摩擦剂、保持牙膏湿润的甘油等物质。

②常用的牙膏摩擦剂的主要成分有CaCO3、Al(OH)3、SiO2。

③牙膏除了碳酸钙以外,其他物质均不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④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Al(OH)3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偏铝酸钠和适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和稀盐酸可以发生中和反应。

⑤相关物质的溶解性表:

物质

Al(OH)3

NaAlO2

AlCl3

溶解性

不溶

该品牌牙膏含有上述摩擦剂中的两种成分,为探究摩擦剂的组成,化学兴趣小组取适量该牙膏加水充分搅拌、静置、过滤、洗涤、干燥,得到该牙膏中的摩擦剂。

【提出猜想】

猜想1:摩擦剂的成分为Al(OH)3和CaCO3。

猜想2:摩擦剂的成分为_____。

猜想3:摩擦剂的成分为SiO2和Al(OH)3。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预期实验现象

预期实验结论

组装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取少量摩擦剂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

固体全部溶解,有气泡,石灰水变混浊

则猜想1成立

锥形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摩擦剂部分溶解

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则猜想3成立

【实验结论】经过实验验证,猜想1成立。

【实验反思】同学们为进一步确认摩擦剂中含有氢氧化铝,先在少量牙膏样品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取上层清液,再滴加稀盐酸至过量。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依据该现象可以判断摩擦剂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上海市虹口区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练习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某小组运用数字化仪器进行实验,对中和反应中溶液的pH和温度进行实时测定:向含溶质0.1mo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开始计时),用数字化仪器采集数据可得到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一)、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二)。

① 根据图一判断中和反应发生的依据是______,根据图二可知中和反应是_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最终所得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

② 求实验中与0.1mol的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的HCl的物质的量。(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_______。

③ 请在图三中画出该实验中生成氯化钠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