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在学习碳酸钠的化学性质时,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取20%的碳酸钠溶液和10%的稀盐酸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实验现象】甲同学的实验中有气泡冒出,乙同学的实验中无气泡冒出。写出甲同学实验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乙同学的实验中溶液为什么没有明显的现象?

【查阅资料】①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仅可以生成二氧化碳,还可以生成碳酸氢钠。

②碳酸钠和氯化钙溶液混合能发生反应,碳酸氢钠和氯化钙溶液混合不发生反应。

【实验设计】证明乙同学所得溶液中含有碳酸钠、碳酸氢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适量乙同学实验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实验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取步骤①所得上层清液少量,滴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1)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物受到盐酸量的影响,稀盐酸_________ (填“过量”或“不足”)时才能有气泡冒出。

(2)当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试另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若答对以下问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拓展延伸】欲检验某敞口的试剂瓶中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某同学取5ml该液体,滴加少量稀盐酸发现无气泡冒出,证明此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同学们认为该结论不合理。 请解释可能的原因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得到正确的结论,你的改进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有白色沉淀产生 稀盐酸(或稀硫酸) 有气泡产生 过量 碳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氧气不足时生成一氧化碳(合理即可) 可能部分变质,溶液中未变质的氢氧化钠与盐酸先反应 可能全部变质,碳酸钠与少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若有气泡,说明溶液变质了;若没有气泡则没有变质

【解析】【实验现象】根据反应原理结合化学方程式书写规则书写;

【实验设计】根据实验步骤、实验结论分析解答;

【实验反思】根据反应物的量分析;

【拓展延伸】根据实验中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分析解答。

解:【实验现象】反应物是碳酸钠和稀盐酸,故甲同学实验的化学方程式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实验设计】从实验结论可知乙同学实验溶液中含有碳酸钠,故取适量乙同学实验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后,碳酸钠与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的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故实验现象是有白色沉淀产生;由已知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是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说明乙同学实验的溶液中含有碳酸氢钠;

【实验反思】(1)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先生成碳酸氢钠,盐酸有剩余,继续与生成的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稀盐酸过量时才能观察到产生气泡的现象;

(2)当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试另举一例:碳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氧气不足时生成一氧化碳(合理即可);

【拓展延伸】由于滴加的稀盐酸的量较少。可能的原因为:①可能部分变质,溶液中未变质的氢氧化钠与盐酸先反应完;

②可能全部变质,碳酸钠与少量的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

检验某敞口的试剂瓶中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即检验是否有碳酸根的存在,因此需加入过量稀盐酸。故为了得到正确的结论,你的改进的方案是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若有气泡,说明溶液变质了;若没有气泡则没有变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酸钠溶液搭乘列车畅游物质世界。如下图所示。

温馨提示:

Ⅰ. “1—5号站”各站的物质属于不同类别

Ⅱ.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它与车站上的物质都能发生反应

(1)认识车站上的物质5号待开通站中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写一种)。

(2)列车起航

①列车途径“1号站”时,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

②列车途经“2号站”时,Na2CO3溶液与站台上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碳酸氢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③列车途经“3号站”时,出现白色沉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④列车途经“4号站”时,CaCl2 + Na2CO3 === CaCO3↓+ 2 NaCl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他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一”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相互发生反应,“→”表示物质间有相应的转化关系.其中,A、B都是黑色固体,通常状况下,C是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溶于水会形成蓝色溶液,常用于配制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农药.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物质E所属的类别可能是(写一种物质的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安徽省】2016年“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逐步淘汰高耗水生产工艺 B.农作物采用大水漫灌

C.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后排放 D.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年上海市】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 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届北京市大兴区九年级中考一模】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

A.银 B.铜 C.锌 D.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时,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

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试管外壁有水;试管口没略向下倾斜;忘了加催化剂;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酒精灯。

A.全部 B.除④外 C.除⑥外 D.①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湖南省邵阳市】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生铁 B.铜 C.黄铜 D.C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从图6中查出硅元素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主族;

(2)X2+ 与O2-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_,它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周期,它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

(3)右图中镁元素与氯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_______________不同;

(4)两种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 Na 、Cl ② O、 S ③ F 、Cl ④ Cl、Ar

(5)若左图表示的是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m=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