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时,若液体药品的用量没有说明时,应取1mL—2mL

B. 向试管里倾倒液体时,试剂瓶紧挨试管口

C.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滴管应垂悬在试管口上方,并不接触试管

D. 为了便于观察,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应对着自己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宝应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单元测试(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右盘上砝码为3g,游码为0.2g,指针向右偏转,药品的质量一定是(  )

A.3.2g B.小于3.2g C.大于3.2g D.2.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长葛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华安一中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幸趣和龙厚等同学进行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邀请你参与填写下表空格。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其中一瓶呼出气体和等体积的一瓶空气,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集气瓶中,盖上玻璃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远远小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______________

空气瓶中无现象,呼出气体中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_________________

两片玻璃片,一片吹气,一片放在空气中

_______________

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高于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华安一中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

A. 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

B. 水氢气+氧气

C. 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

D. 汞+氧气氧化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兴市2018届九年级10月阶段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探究题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经典赏析】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装置如图1),通过该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_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实验回顾】

(1)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2),兴趣小组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1/5。其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装置内氧气有剩余;______ ;

(2)由于红磷在空气中点燃后才放入集气瓶内,实验缺陷:①测定结果不准确;②___________。

【提出问题】能否设计一套实验装置以解决上述缺陷?

【实验改进】

改进一: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装置:用一个100mL量筒倒扣在水中,使量筒内外液面均位于40mL处,量筒内浮着一个贴有银片的小木块,银片上放有足量白磷,将整套装置置于垫有________(填仪器名称)的铁架台的铁圈上加热。一会儿,白磷发生燃烧,量筒内液面上升,向烧杯内加水直至量筒内外液面相平,读出此时液面所对刻度。

(3)放白磷的平板用银做的原因是:银的___________(填物理性质)性好,易将白磷温度升高,且化学性质稳定;

(4)最终,液面大约位于量筒刻度_____mL处;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

改进二:兴趣小组同学又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4(选用容积为40mL的的试管作反应容器,注射器活塞初始位置为20mL处,注射器空间为20mL,活塞与内壁摩擦力及连接管空间容积忽略不计)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5)兴趣小组同学装配好图4装置,确认气密性良好后,将弹簧夹松开,直接给足量的红磷加热,红磷燃烧后,一开始活塞的运动方向为__________,反应完全并冷却后,注射器活塞最终将停留在约为_____mL(填整数)刻度处。

【交流反思】

(6)对照图2,改进后的实验装置有何优点__________(答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兴市2018届九年级10月阶段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A. 用CO2来区分两种无色液体水和石灰水

B.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D. 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空气和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2018届九年级10月学业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信息分析题

下图为某化学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

(1)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 B. C. D.

(2)结合上图,从原子、分子的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________可分,而____________不能再分。

(3)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2018届九年级上册化学同步测试:第二单元 课题2 氧气 题型:简答题

某同学做了一个趣味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整个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写出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待试管冷却至室温,在水中取下胶塞,试管中液面上升(如图B所示)。请用理化知识解释试管中液面上升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