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火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因素,但使用不当可能引发火灾,甚至爆炸事故。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从远古时代就懂得钻木取火。钻木之所以能取火,是因为______

(2)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易爆物时绝不允许违章操作。下图所示的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答案】 钻木时摩擦生热使温度升高,温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时就会燃烧 ACDE

【解析】(1)根据燃烧的条件,钻木时摩擦生热使温度升高,温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时就会燃烧

(2)A、图中所示标志是爆炸品,与燃烧和爆炸有关;

B、图中所示标志是剧毒品,与燃烧和爆炸无关;

C、图中所示标志是禁带火种,与燃烧和爆炸有关;

D、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气体,与燃烧和爆炸有关;

E、图中所示标志是自燃物品,与燃烧和爆炸有关;

F、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与燃烧和爆炸无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H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已知,B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金属单质,C和E的组成元素相同,F为赤铁矿的主要成分,H溶液呈蓝色,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⑴B、C两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是:B______,C________

⑵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反应①和反应③的基本类型是否相同?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草酸钙[CaC2O4]比碳酸钙受热易分解,。将12.8g CaC2O固体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7.8g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剩余固体为混合物

B. 剩余固体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为4.0g

C. 将剩余固体溶于过量的稀盐酸,产生2.2g CO2

D. 将加热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10. 0g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符号2N、N2、2CO、SO2 中,数字“2”能用来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A. 2N B. N2 C. 2CO D. 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乙>甲>丙

B.20℃时,将30g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80g

C.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

D.分别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首台使用二甲醚为燃料的城市客车有效地解决了公交车冒黑烟的问题。已知二甲醚的化学式为C2H6O。请回答:

(1)二甲醚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二甲醚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化石燃料是煤、_______和天然气。

(2)氢气作为目前最理想的清洁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以柴油为燃料的汽车,加装尿素箱可使尾气排放达到“国Ⅳ”标准。其工作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CO(NH2)2+3N2OCO2+2H2O +4N2表示。计算:若用10kg 30%的尿素[CO(NH2)2]溶液,最多可吸收一氧化二氮的质量是____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 甲的化学式为CH2 B. 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1:1

C. 甲、乙、丙都是氧化物 D. 乙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江西省各地的共享单车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作为常用的代步工具,既轻便灵活,又符合环保要求。如图是一款共享单车的示意图。

(1)所标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_

(2)要防止单车链条生锈,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

(3)根据合金与组成它的纯金属的性能对比,单车车架不用纯铝,而用铝合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