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1775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仿照这个历史上著名实验的原理,如今我们的化学教育家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先后设计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提出问题)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为什么测出的氧气含量远低于21%

(分析讨论)(1)实验装置漏气;(2______,导致装置内氧气有剩余;(3……

(实验改进)(1)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实验前在集气瓶里先装进a体积的水,其作用:一是为了加快集气瓶的冷却速度;二是______

2)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推拉注射器的目的是______

写出该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测得实验结果如下(气体体积):(单位:mL

反应前玻璃管内

反应前注射器内

反应后注射器内

40

30

18

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

(实验结论)(1)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是在密封容器内进行。

2)该物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且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3)燃烧后的产物______

【答案】红磷不足 吸收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使氧气充分反应 2Cu+O22CuO 17.1% 是固体

【解析】

[分析讨论](1)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远低于21%的原因可能是:实验装置漏气;红磷不足,导致装置内氧气有剩余等;

[实验改进](1)其作用:一是为了加快集气瓶的冷却速度;二是吸收反应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2)①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推拉注射器的目的是使氧气充分反应;

②该实验中铜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2CuO

③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他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00%=17.1%

[实验结论]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是在密封容器内进行;该物质在空气中可以燃烧且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燃烧后的产物是固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推断题:有一无色液体A,在通电条件下,可以产生B和H两种单质气体;E是红色固体单质,其它关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H是_____,G是_____

(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化学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F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化学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红色固体单质E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作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烧杯中加入2.4g久置的铝箔,再滴加稀硫酸,铝箔全部溶解,放出气体的质量与所加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产生氢气的质量为______g

2)计算2.4g久置的铝箔中金属铝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实验刚开始没有气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久置的铝箔与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只有一种溶质,这种溶质是______(用化学式填空),此时溶液质量为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泛的一种金属。下列是与铁的性质有关的部分实验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中集气瓶底部水的作用是______

2①B中铁钉最易生锈的部位是______(填“a”“b”或“c”)。

铝比铁活泼,但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其理由是_______

3C中刚开始无气泡产生,溶液颜色逐渐由无色变为黄色,此时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写出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5)探究实验:分别用不同量的锌加入到一定量的MgNO32CuNO32AgNO3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是不同情况下对固体或和滤液成分的探究。若向所得固体上滴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含有的金属为______

猜想:滤液中溶质为MgNO32ZnNO32AgNO3,请分析该猜想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

6)将10g黄铜放入到10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后,测得烧杯中剩余物的质量为109.8g。计算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b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______

2t3时,2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70g溶液吗?______(填写不能);

3t3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4)将t1时,ac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3时,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_aca=cac

5)图中阴影部分相对于ac的溶液来说,分别代表______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铭将铝丝与一定量稀盐酸混合在一密闭容器内反应,利用压强和温度传感器测出了反应过程中压强和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形(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铝和稀盐酸之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 由图象可推测出氧化铝能与盐酸反应

C. D点表示铝和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D. CD气压降低是由于反应结束后温度降低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清华大学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一种纳米纤维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液体燃料甲醇,其微观示意图如图(图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应)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B. 丁是水

C. 甲是单质,乙、丙、丁均为化合物

D. 该研究有利于降低温室效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Y 形管可进行多种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一中看到的现象是酚酞变红,该实验证明了分子具有的特征是_____

(2)实验二所示装置可以研究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在不打开装置的情况下,只需将 I Y 形管_____ (顺时逆时”)针方向倾斜,使药品接触反应,再恢复至图 示装置的角度;一段时间后,I Y 形管现象是_____I 中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认识燃烧与灭火为了研究燃烧的奥秘,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在铝片上分别放三根火柴,将其中一根去头,分别标记为AB如图所示,酒精灯放在去头的火柴A和未去头的火柴B中间,未去头的火柴C放在离酒精灯较远的位置,点燃酒精灯加热,实验时刻观察到BC依次燃烧,过很长时间A才能燃烧,由BA先燃烧可知不同物质的______不同,由BC先燃烧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

将性状大小相同的木炭在下列气体中燃烧,记录现象如表所示,回答问题:

不同气体中

在空气中

在氧气中

在臭氧中

实验现象

红热

剧烈燃烧

非常剧烈地燃烧

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的微观原因是______

根据表中信息,写一条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______

结合上述探究过程和平时所学的知识,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必须点燃物质才能燃烧;

纸张比纸团燃烧快是因为纸团里面温度低;

油田起火,可通过降低油的着火点的方法来灭火;

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

面粉厂要严禁烟火,是因为面粉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

用扇子扇风可以熄灭蜡烛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