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为1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肯定大于8 mL B.肯定小于8 mL

C.肯定等于8 mL 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8 mL


【考点】测量容器-量筒.

【分析】根据使用量筒量度液体体积的正确方法及错误操作造成的后果判断,仰视时读数偏低,俯视时读数偏高.

【解答】解:使用量筒量度液体体积时,读数时的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仰视时读数偏低,俯视时读数偏高.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时,使视线同溶液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0毫升,即开始液体的准确体积为10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毫升,则实际体积小于2毫升,所以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大于10毫升﹣2毫升(8毫升).

故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为某品牌的高钙片标签上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维生素D种类较多,其中维生素D2的化学式为C28H44O 试计算维生素D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维生素D2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试计算每片高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学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学习金属化学性质后,作了以下探究实验.

(1)小董将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小凡将锌粒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发现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小晗在思考:如果将铜粉与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反应是否有先后顺序?探究如下:

【提出问题】铜粉与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反应是否有先后顺序?

【作出猜想】①铜粉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②锌粉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设计实验】①小晗取一定量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少量的硝酸银溶液中,溶液的颜色没有发生变化,由此推断:铜粉与硝酸银溶液      (填“发生”或“没发生”)反应.然后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发现无气泡产生,由此推断:锌粉与硝酸银溶液      (填“发生”或“没发生”)反应.

②小晗再取同样的铁粉和锌粉混合物放入较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看到溶液变成蓝色,由此推断铜粉与硝酸银溶液      (填“发生”或“没发生”)反应.

【分析并得出结论】综合上述实验现象可知,铜粉与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锌粉优先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反思】小晗分析得到蓝色溶液,对溶液中所含的溶质做出多种猜想,其中有两种猜想可能成立,这两种猜想是:①溶质为      ;②溶质为      

(4)在探究实验后,为了测定某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他们取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10克放入烧杯中,再取60克稀硫酸分6次加入烧杯中,均充分反应,实验数据如下: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10

10

10

10

10

10

剩余固体的质量 (g)

9.35

8.70

8.05

7.40

6.75

6.75

根据上表提供的数据,求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A.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光电现象

B.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

C.生命有机体的形成及功能

D.矿产资源、地域分布和自然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

A.二氧化硫 B.氧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1)氧气;(2)人体呼出的气体;(3)液氮;(4)冰水混合物;(5)五氧化二磷;(6)洁净的空气.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序号)  ,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C.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的实验操作,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组合是(  )

A.①②或②③或②④⑤   B.②④或①③或②④⑤   C.①③或②③或①④⑤   D.①②或②③或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对蜡烛的燃烧进行探究:

(1)操作①中,蜡烛能燃烧片刻的原因是  

(2)操作②中,关于白烟的成分,有同学做出了下列猜想:A.白烟是水蒸气;B.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C.白烟是二氧化碳.你认为上述猜想有道理的是(填序号)  ,理由是  

(3)该同学在做实验一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合适的做法是  .(写出一点).

(4)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说明蜡烛的外焰温度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