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为了探究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乙两同学分别取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100g,甲同学向其中加入氧化铜8g,反应结束后观察到固体全部消失;乙同学向其中加入氧化铜16g,反应结束后观察到固体有剩余.下列有关实验的推断正确的是(  )
A.反应后乙同学所得溶液中可能含盐酸
B.反应后向甲同学所得的溶液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一定会有蓝色沉淀生成
C.反应后甲、乙两同学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D.原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7.3%小于14.6%

分析 A、反应结束,或者是盐酸反应完,或者是氧化铜反应完,或者是盐酸和氧化铜都反应完,不可能盐酸和氧化铜都有剩余.
B、根据酸、碱、盐、氧化物之间发生反应的条件进行分析.
C、若二者反应物的质量一样,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甲可能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盐酸过量,乙盐酸一定反应完,根据此三种情况分别算出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答 解:A、反应结束后,固体有剩余,也就是氧化铜有剩余,那么盐酸一定反应完.故A错误;
B、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铜,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反应会生成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而甲反应结束后氧化铜反应完,还可能有剩余的盐酸,若有剩余盐酸,盐酸又会与氢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不会出现蓝色沉淀.故B错误;
C、若8g氧化铜与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甲恰好完全反应,乙会剩余8g氧化铜,此种情况下,反应后甲、乙两同学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故C正确;
D、甲若恰好完全反应,则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7.3%,而不是大于7.3%.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金属和酸的反应,并根据有关的反应进行相关的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面关于水电解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通电时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实验过程中正极产生氢气,负极产生氧气
C.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氢气+氧气→水
D.若正极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为5 mL,则负极试管收集到的气体为10 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B.食物腐烂C.铁杵磨针D.热胀冷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金属钠是一种易燃物品,不仅能在氧气中燃烧,而且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因此当金属钠着火的时候不能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a+3CO2 $\frac{\underline{\;点燃\;}}{\;}$ 2Na2CO3+C,该反应类型属于(  )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酸性溶液的pH小于7,所以酸溶液的pH也一定小于7
D.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是否放出热量?三位同学为探究此问题按下图进行了实验:

(1)甲同学按甲图实验,若要更清楚地观察到实验的现象,实验前应对甲装置作如何处理?把甲装置中的瓶塞改成双孔塞,将系有气球的导管插入橡皮塞中;
(2)乙同学用乙图实验,可以根据有气泡从导管2冒出现象证明该反应放出热量.
(3)丙同学采用丙图装置实验:在烧杯中先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溶液,然后再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固体,该实验还需要用到的器材是药匙.你认为丙同学的实验设计是否科学,为什么?不科学,因为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无法说明就是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导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一包白色固体混合物,可能由氯化钠、碳酸钾、硫酸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试推断:(1)白色沉淀A是碳酸钡.
(2)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酸钾、氯化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元素中期表中含有大量的化学知识点和信息,根据如图能直接得到的信息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钠原子最外层有11个电子B.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
C.钠属于金属元素D.钠的原子序数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是验证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frac{1}{5}$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实验不需要检查装置气密性
B.燃烧匙内盛放过量的红磷使测量结果更准确
C.改用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也能测得相同的结果
D.为确保瓶中氧气全部参加反应,点燃红磷后应将燃烧匙慢慢伸入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