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2015年四川省资阳市】KCl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数据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51.1

54.0

56.7

(1)60时,100 g水中最多可溶解KCl____g。

(2)90时,100 g饱和KCl溶液冷却到30时,溶液的质量(选填“>”或“<”或“=”)____100 g。

(3)40时,KCl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该溶液升温到60时,溶液属于____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

【答案】(1)455;(2)<;(3)286%(0286或,没规定保留小数位数,28%~29%可);不饱和;

【解析】(1)由表格可知,6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55g,即100g水中溶解455g氯化钾达到饱和状态;

(2)9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54g,那么100 g饱和K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54g/154g =x/100g,x=35g,那么溶剂的质量=100g-35g=65g;3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7g,故溶液的质量小于100g;

(3)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那么饱和的氯化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40g/140g ×100%=286%;6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55g,溶解度变大,溶液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各化学实验。

①检验装置B的气密性操作:_____

②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药品加热的方法制取甲烷气体。通常情况下,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极难溶于水。若要制取一瓶甲烷,可选用的装置有_____(填写仪器序号字母)。如果选用F装置收集甲烷,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管口通入。

③若选用装置B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设计装置B时使用仪器d的目的是_____

④若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从左至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2)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自己使用的某品牌牙膏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

①牙膏的成分有活性物质、摩擦剂、保持牙膏湿润的甘油等物质。

②常用的牙膏摩擦剂的主要成分有CaCO3、Al(OH)3、SiO2

③牙膏除了碳酸钙以外,其他物质均不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

④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Al(OH)3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NaAlO2)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偏铝酸钠和适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和稀盐酸可以发生中和反应。

⑤相关物质的溶解性表:

物质

Al(OH)3

NaAlO2

AlCl3

溶解性

不溶

该品牌牙膏含有上述摩擦剂中的两种成分,为探究摩擦剂的组成,化学兴趣小组取适量该牙膏加水充分搅拌、静置、过滤、洗涤、干燥,得到该牙膏中的摩擦剂。

【提出猜想】

猜想1:摩擦剂的成分为Al(OH)3和CaCO3

猜想2:摩擦剂的成分为_____

猜想3:摩擦剂的成分为SiO2和Al(OH)3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预期实验现象

预期实验结论

组装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取少量摩擦剂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__

固体全部溶解,有气泡,石灰水变混浊

则猜想1成立

锥形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摩擦剂部分溶解

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则猜想3成立

【实验结论】经过实验验证,猜想1成立。

【实验反思】同学们为进一步确认摩擦剂中含有氢氧化铝,先在少量牙膏样品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取上层清液,再滴加稀盐酸至过量。整个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依据该现象可以判断摩擦剂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湖南省衡阳市】某同学用盐酸与氢氧化钠按照如图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向烧杯中逐滴滴入盐酸至过量,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3)以下证明盐酸过量的操作积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代号)。

A.滴加石蕊溶液,搅拌后溶液变蓝 B.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C.加入蒸馏水,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D.加入金属Zn片,产生气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活中 的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

A. 食物腐烂 B. 酒精挥发 C. 火柴燃烧 D. 铁器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5年湖北省宜昌市】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温度为 时,A与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有晶体析出的是 (填字母代号);

(3)t2时,把A、B物质各50g分别加到100g水中,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填字母代号),若要使之达到饱和状态,还需要向溶液中加入 g 该溶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湖南省湘西州】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H2SO4+2NaOH═Na2SO4+2H2O B.2H2O2H2↑+O2

C.2CO+O22CO2 D.Fe+CuSO4═FeSO4+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蒸馏水 B.矿泉水 C.自来水 D.硬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年江苏省徐州市】学校开展的下列活动,不符合“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理念是(

A.栽花护绿,与植物交朋友 B.布袋购物,减少“白色污染”

C.焚烧垃圾,净化校园环境 D.绿色出行,倡导“低碳生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E五种物质分别由H、O、C、Cl、Ca五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是生石灰的主要成分,A的化学式为______

(2)B物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其分解时可以产生氧气,B为______

(3)向NaOH溶液依次加入C、D溶液、E溶液和紫色石蕊溶液,现象如下图所示。

① C和D两种物质分别是______

② 加入E后沉淀溶解并产生大量气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_____

③ 红色溶液中含有的物质有水、石蕊、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