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某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把少量的生铁放入烧杯中并注入一定量的稀硫酸,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1)生铁表面有气泡产生;
(2)溶液逐渐变浅绿色,完全反应后烧杯底部有残渣,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H2SO4=FeSO4+H2↑.

分析 根据生铁的组成、铁的性质、亚铁离子的颜色等方面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生铁是铁和碳的混合物,铁可以与酸反应,碳与酸不反应.铁与酸反应产生H2时,生成+2价的亚铁离子,而亚铁离子为浅绿色进行分析.

解答 解:①铁的活动性在H前面,可以与酸反应产生H2,所以生铁表面有气泡产生;
②铁在置换反应中只能生成亚铁离子,亚铁离子的颜色为浅绿色;生铁中的碳不与酸反应,因此反应后会变成残渣留在烧杯底部,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
故答案为:(1)气泡;
(2)浅绿色,残渣,Fe+H2SO4=FeSO4+H2↑.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生铁的组成、亚铁离子的颜色,以及铁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自然科学中关于“相等”或“不相等”的论述有许多.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总质量=生成物总质量
B.饱和溶液中.溶液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C.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数=阴离子数
D.原子核中.质子数=中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物质R在0.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R+3O2$\frac{\underline{\;点燃\;}}{\;}$XO2+2SO2,测得XO2和SO2的质量分别为0.44g和1.28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R的质量为0.86 gB.XO2和SO2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C.R中含有X元素、S元素和O元素D.R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请依据下列提供的实验仪器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准确量取80mL液体试剂,需选用CF仪器(填代号).
(2)常用于分离液体与固体混合物的仪器是D(填代号).
(3)仪器E的主要用途是溶解固体、配制溶液、加热较多量液体试剂.
(4)配制50g10%的NaCl溶液,溶解NaCl时还需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搅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精盐(NaCl)和纯碱(Na2CO3)是家庭厨房中两种常见物质.
(1)用化学方法区别精盐和纯碱,可以选择下列哪一种物质?答:B.
A.白酒    B.盐酸   C.纯净水    D.酱油
(2)已知:Na2CO3+H2SO4═Na2SO4+H2O+CO2↑,现有精盐(NaCl)和纯碱 (Na2CO3)两种固体混合物53克,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生成4.4克二氧化碳气体,则该固体混合物中纯碱(Na2CO3)的质量是多少克?该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将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入物质所属类别的空格内
①空气  ②液态氧 ③二氧化碳  ④高锰酸钾   ⑤冰水共存物  ⑥水银  ⑦氯化钾  ⑧过氧化氢  ⑨海水  ⑩红磷
(1)混合物①⑨(2)化合物③④⑤⑦⑧  (3)氧化物③⑤⑧(4)单质②⑥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先阅读下列资料.
过氧化氢(H2O2)的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实验室可用以下两种方法制取氧气:
方法a:利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混合: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
方法b: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但是,若氯酸钾固体中混有可燃性杂质,加热时极可能发生爆炸;而且利用此法制得的氧气中往往含有一种有毒的杂质气体--氯气.回答下列问题:


(1)现提供如图仪器装置:
(I)指出装置图中指定仪器名称:①试管.
(II)选择方法b制氧气,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择A,若利用氧气不易溶于水的性质,对应的收集装置应选择D(填装置字母代号).不能用装置E来收集氧气的理由是氧气密度比空气大.
(III)某同学在关闭装置B中的弹簧夹后,向长颈漏斗中加入水时发现:当水浸没长颈漏斗下端后,长颈漏斗中的水就下不去.这种现象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填“良好”或“不好”).
(2)请你从尽量多的角度分析,资料中制氧气的两个反应有哪些共同点?
共同点一:都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共同点二:都属于分解反应(合理均可)
(3)比较两种制氧气的方法,许多同学都认为较优的是方法a.你认为该方法具有哪些优点?(写一点即可)不用加热,节约能源(合理均可)
(4)也有同学认为方法a也有不足:利用方法a则应该选择装置B作气体的发生装置,而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还有大量的氧气没有能够收集,造成浪费.请你设计一个方案导出锥形瓶中的氧气.你的操作方法是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加满水,用集气瓶收集排出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阅读下列科普短文,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臭氧的化学式是O3,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O2)强得多.若将氧气通过臭氧发生器,在无声放电的条件下,从臭氧发生器出来的O2含有3%.臭氧在地面附近的大气层中含量极少,在离地面25km处有一个厚度极薄的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废气中的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一氧化氮(NO)等气体,家用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环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的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盛有O3的集气瓶中,可以看到木条复燃的现象.
(2)写出臭氧发生器中,O2转变成O3的文字表达式氧气$\stackrel{无声放电}{→}$臭氧.氧气转变成臭氧的过程发生化学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应采取减少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气体的排放,不使用制冷剂“氟利昂”的方法来保护臭氧层.
(4)二氧化硫(SO2)遇到O3微热,即被迅速氧化成三氧化硫(SO3),SO3跟水反应生成硫酸,这是除去废气中SO2的理想方法.写出SO2与O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硫+臭氧$\stackrel{微热}{→}$三氧化硫.该反应从反应物、生成物的物质种类看是化合反应,从物质与氧结合的角度看是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填空:
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炭黑2Mg+CO2$\frac{\underline{\;点燃\;}}{\;}$2MgO+C
收集镁条燃烧后的固体粉末于燃烧匙中,将其放于蜡烛的火焰上灼烧,并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燃烧匙上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固体粉末含有碳元素,你认为该结论不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