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    )


    A.熄灭酒精灯    B.氧气验满   C.干燥二氧化碳气体     D.浓硫酸稀释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7、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试管
集气瓶

(2)下面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
写出实验室中通过丙种途径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K2MnO4+MnO2+O2

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就是以绿色化学的理念和原则来指导实验工作.从实现原料和反应过程的绿色化考虑,你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室中,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
(填“甲”、“乙”或“丙”)途径更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填字母代号).用排水收集氧气完毕后,停止加热时的操作顺序是先
把导管移出水面
,然后
熄灭酒精灯
,以防止水倒吸进入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破裂.
(4)某同学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当收集满氧气后发现集气瓶内没有预先留有少量的水,请你帮助他想出一个办法,在不混人空气的情况下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水,你的办法是
将集气瓶盖好玻璃片,倒置在水槽中,移开玻璃片稍倾斜,使少量的水进入瓶中,然后盖好玻璃片,移出水面并正放在桌面上

(5)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填字母代号).收集二氧化碳通常用C装置,而不选用D或E装置,试从二氧化碳性质的角度来分析其原因
相同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或能与水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
酒精灯
酒精灯
、b
锥形瓶
锥形瓶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A
(填字母代号,下同).收集装置可选用
D或F
D或F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KMnO4
  △  
.
 
K2MnO4+MnO2+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实验中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
防止加热过程中高锰酸钾进入试管
防止加热过程中高锰酸钾进入试管

(3)实验室也可以选用装置B中制取O2,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与装置B比较,装置C的优点是
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在通常状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通常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共热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甲烷气体的发生装置可选用
A
A
;收集装置可选用
E或F
E或F

(5)如图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装置.实验时,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通入干燥氧气约10秒,引燃铁丝下端火柴杆,伸入塑料瓶内,并对准玻璃管口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3Fe+2O2
 点燃 
.
 
Fe3O4
3Fe+2O2
 点燃 
.
 
Fe3O4
.改进后的优点是
1、2、3
1、2、3
(填序号) 
1.氧气无需提前制备和收集,操作更方便
2.塑料瓶代替集气瓶,防止集气瓶炸裂,更安全
3.装置集氧气的制取、干燥和性质验证于一体,实验更优化
(6)某兴趣小组同学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内,木条复燃,拿出木条,盖好集气瓶,过一会儿,再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仍然复燃.重复以上操作,直到木条不再复燃.据此现象你能得到有结论是
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徐州)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
试管
试管
,b
酒精灯
酒精灯

(2)用A装置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  
.
 
K2MnO4+MnO2+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
D或E
D或E
(填装置编号).用B装置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3)如图F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装置.实验时,打开分夜漏斗活塞,通入干燥氧气约10秒,引燃铁丝下端火柴杆,伸入塑料瓶内,并对准玻璃管口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
铁丝剧烈燃烧,
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改进后的优点是
①②③
①②③
(填序号).
①氧气无需提前制备和收集,操作更方便
②塑料瓶代替集气瓶,防止集气瓶炸裂,更安全
③装置集氧气的制取、干燥和性质验证于一体,实验更优化
(4)某兴趣小组同学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内,木条复燃,拿出木条,盖好集气瓶.过一会儿,再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仍然复燃.重复以上操作,直到木条不再复燃.据此现象 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AC或AD
AC或AD
(填字母代号);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在发生装置的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2)采用D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氧气不易溶于水
氧气不易溶于水
,如何判断D装置已收集满氧气:
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向外冒出时
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向外冒出时

(3)如图E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装置,实验时,打开分夜漏斗活塞,通入干燥氧气约10秒,引燃铁丝下端火柴杆,伸入塑料瓶内,并对准玻璃管口正上方,观察到的现象是: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等现象.
改进后的优点是
①②③
①②③
(填序号).
①氧气无需提前制备和收集,操作更方便
②塑料瓶代替集气瓶,防止集气瓶炸裂,更安全
③装置集氧气的制取、干燥和性质验证于一体,实验更优化
(4)某兴趣小组同学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内,木条复燃,拿出木条,盖好集气瓶.过一会儿,再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仍然复燃.重复以上操作,直到木条不再复燃.据此现象,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带火星的木条是否复燃与氧气的浓度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Ⅰ.通过一月的化学学习,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
A.分离空气      B.加热高锰酸钾        C.分解过氧化氢     D.
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氧气
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氧气

(1)相信你在D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2)工业上常用来制氧气的方法是
分离液态空气
分离液态空气
,该方法利用了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
(填“高”或“低”)的原理.
Ⅱ.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察的实验之一是“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现摘录某同学的实验过程如下:
①选择适当仪器,组装成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装置气密性良好;
③向集气瓶中加水,并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集气瓶底部出现气泡;
④将药品平铺于干燥试管底部,在试管口放置蓬松的棉花团,塞上橡皮塞,固定于铁架台上;
⑤点燃酒精灯加热,待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立即用集气瓶进行收集;
⑥气体收集完毕,用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从水中取出并正放在桌面上;
⑦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欲调整试管高度,应调节图中A、B、C哪个旋钮:
A
A

(3)步骤②的操作与观察到的现象是:
用手捂住大试管,导管口冒气泡,松手后导管口形成稳定的水柱
用手捂住大试管,导管口冒气泡,松手后导管口形成稳定的水柱
;若装置无破损,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高锰酸钾已大量分解,但导管口仍未产生明显气泡,可能的原因是
橡皮塞没有塞紧
橡皮塞没有塞紧

(4)上述实验步骤中,可能导致集气瓶中收集的氧气不纯净(水蒸气不计)的是
③⑤
③⑤
;(填序号)
(5)步骤⑦中的操作,可能引起
倒吸
倒吸

Ⅲ.右图是某同学检验氧气性质的装置图
(1)指出该同学实验中的错误
集气瓶底部没放少量水或细沙
集气瓶底部没放少量水或细沙
,按照该同学的方法实验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是
集气瓶底部炸裂
集气瓶底部炸裂

(2)纠正错误后,该同学做该实验将会看到的现象是
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铁+氧气
点燃
四氧化三铁

(3)该同学实验时只发现“铁丝”红热一下,就没有观察到其它现象,请你分析铁丝没有燃烧的可能原因是
氧气的浓度过低
氧气的浓度过低
;(只答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