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在稀盐酸中:B.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

C. 在氯化钠溶液中:D. 在硫酸铵溶液中:

【答案】C

【解析】

A、在稀盐酸中,稀盐酸中的氢离子能与CO32-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在氢氧化钠溶液中,H+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Zn2+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锌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K+Ca2+NO3-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氯化钠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D、在硫酸铵溶液中,NH4+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氨气和水;铜离子和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B为黑色固体,D为红色固体单质,F为红色固体化合物,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_____C_____D_____E_____F_____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用电解NaCl溶液的方法来制取NaOHCl2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Cl+2H2O2NaOH+H2+Cl2,现取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87.3g进行电解,当NaCl完全反应时,生成0.2g的氢气。

1)当NaCl完全反应时,生成Cl2的质量为_________g

2)当NaCl完全反应时,所得NaOH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______?(假设气体全部逸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1)铁丝在纯氧中燃烧: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2)电解水:__________,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口香糖中常添加轻质碳酸钙来增加粘性。用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是制取轻质碳酸钙的方法之一,其流程图如图:

为了加快反应速率要把碳酸钠和氯化钙配成溶液,二者混合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操作A______,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______

洗涤、干燥碳酸钙的目的是______

写出轻质碳酸钙的另外一种用途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白色固体可能由BaC12、NaOH、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确定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相关问题。

I.初步探究:小金同学设计的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图所示。

(查阅资料)BaC12溶液显中性。

(初步结沦)(1)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的物质是_________,一定没有的物质是_________

(2)M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__,一定没有氯化钡。

(交流讨论)小英同学认为:无色溶液M变红色,说明溶液M中含有碱性物质,但不能由此推导出原固体物质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若要进一步确定,需对溶液M继续进行探究。为此同学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Ⅱ.继续探究:

(提出问题)无色溶液M中有氢氧化钠吗?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有NaOH

猜想二:没有NaOH

(探究与结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取无色溶液M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振荡,静置

_______________

证明溶液M中有碳酸钠并被除尽

B.取实验A所得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猜想一正确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通过交流、讨论、实验,圆满地完成了这次探究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DE分别是熟石灰、纯碱、烧碱、盐酸和二氧化碳中的一种,这几种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反应与转化关系(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B是人体胃液的主要成分,BE间反应有气泡产生。

1E物质是__________

2A的用途之一为__________

3C转化为D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涉及的反应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有______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过氧化镁(MgO2)是一种镁精细化工产品。在医疗上可用来治疗消化不良、胃酸过多等疾病。在环境保护方面,过氧化镁可用来处理地下水污染的土壤。还可以用于牙膏,对牙齿有漂白和防过敏的作用。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过氧化镁的性质和制备等进行了以下研究。

一.过氧化镁的性质

(1)过氧化镁(其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____)是一种白色的粉末,其外观与物理性质与氧化镁相似。化学性质不够稳定,不溶于水,但逐渐的被分解放出氧气。过氧化镁有强氧化性,常温下比较稳定,但是加热时会分解生成氧气和氧化镁。请下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2)过氧化镁易溶于稀盐酸,发生反应:MgO2+2HCl=MgCl2+H2O2同时温度升高,说明该反应_______________热量(放出吸收”)

二.过氧化镁的制备

下图是利用碱式碳酸镁【Mg2( OH)2CO3】和30%的过氧化氢溶液来制取过氧化镁。

【资料】①碱式碳酸镁与碳酸镁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②氧化镁与过氧化氢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3)检测煅烧过程碱式碳酸镁完全分解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写出具体的操作和现象);上述生产过程加入稳定的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4)用上述碱式碳酸镁在 550600650 700 下煅烧一定的时间生成氧化镁。用上述条件制备的氧化镁分别与 30% 双氧水反应合成过氧化镁产率(见图1和图2)。碱式碳酸镁煅烧的温度适宜控制在______℃,煅烧的时间适宜控制在_____h

(5)结果分析:在适宜的温度和时间下,碱式碳酸镁能完全分解,并且得到的氧化镁颗粒表面积最大,能与30%过氧化氢充分反应,所以产率高。推测700℃时,产率明显降低的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

三.过氧化镁产品纯度检测

在生产过程中,过氧化镁中常常含有少量的氧化镁杂质(其他杂质不考虑),以下是该小组进行纯度检测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

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入药品(样品质量为0.7g),调节刻度管使左右两边液面相平,刻度管度数为10.0mL

打开分液漏斗开关,待瓶中无气泡产生时,关闭开关。

再次调节刻度管使左右两边液面相平,刻度管度数为122mL

(6)稀盐酸中放入的少量硫酸铜溶液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上面实验数据计算样品中过氧化镁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实验条件下O2密度为1.429g/L)

(8)该小组同学所测得质量分数比实际结果偏大,你觉得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A.生成的氧气有少量溶于水 B.未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就开始读数

C.杂质与盐酸反应能产生少量的气体 D.滴入的稀盐酸占了一部分气体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小组探究质量分数、溶液pH、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一、设计如下表实验方案:

实验序号

质量分数

pH

温度

每分钟气泡数

1

30

5

20

2

30

6

20

3

30

11

20

4

15

11

30

5

a

11

b

实验的实验目的是______

在实验5中,若,则______

实验二、探究制取氧气的适宜催化剂,实验方案如下:

I.CuO四种催化剂分别与海藻酸钠溶液混合,滴入氯化钙溶液制成含等质量催化剂、大小相同的海藻酸钠微球,备用。

30粒含的海藻酸钠微球,采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改用其他三种微球,分别重复上述实验,得到图2的锥形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每次实验时,海藻酸钠微球数应相同的原因______

从实验曲线看,催化效果较好、反应温和的催化剂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