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10?泉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世博会充分体现了“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的现代理念.
(1)世博会期间有千辆清洁能源汽车投入运行,氢燃料电池车可实现“零排放”.氢燃料电池总反应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2H2O,它将
化学
化学
能转化为电能.
(2)世博会主题馆大量使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最关键的材料是高纯硅,其制取过程中可由氯化硅(SiCl4)和氢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硅和氯化氢,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iCl4+2H2
 高温 
.
 
Si+4HCl
SiCl4+2H2
 高温 
.
 
Si+4HCl
,该反应基本类型是
置换
置换
(选填“分解”、“化合”、“置换”、或“复分解”)反应.
(3)下列做法与上海世博会理念不相符合的是
(填序号).
①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②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
③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④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
分析:(1)氢气燃烧释放能量,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条件和配平,根据反应特点判断反应类型;
(3)根据|“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的现代理念的含义解答.
解答:解:(1)氢气燃烧过程释放大量的热量,把化学能转化成了电能;
(2)氯化硅(SiCl4)和氢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硅和氯化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iCl4+2H2
 高温 
.
 
Si+4HCl,反应物的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也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
(3)大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白色污染,不符合“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的现代理念.
故答案为:(1)化学
(2)SiCl4+2H2
 高温 
.
 
Si+4HCl  置换
(3)②
点评:本题把化学基础知识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通过题目即可让学生学会应用知识,也可让学生学会用化学知识来解释生活现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0?泉州)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请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食醋是常见的调味品,呈酸性,其pH
7(选择“>”、“=”或“<”).
(2)尿素[CO(NH22]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一种化肥,它属于
氮肥
氮肥
(选择“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料”).
(3)沼气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H4+2O2
 点燃 
.
 
CO2+2H2O
CH4+2O2
 点燃 
.
 
CO2+2H2O

(4)阿司匹林是一种常见解热阵痛药,目前还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其化学式为C9H8O4,它由
种元素组成,属于
有机物
有机物
(选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0?泉州)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所需装置如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图中带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铁架台
铁架台
,b
集气瓶
集气瓶

(2)选用发生装置B可用来制取
氧气
氧气
气体,收集该气体可用装置
D或E
D或E
(填装置序号)
(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A
(填装置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  
.
 
K2MnO4+MnO2+O2
2KMnO4
  △  
.
 
K2MnO4+MnO2+O2

(4)小红用家里的小针筒和费药瓶组装成一套微型装置(如图所示)替代装置B,得到老师的表扬,用该装置做实验的优点是
①③
①③
(填序号).

①节约药品用量 ②能完全消除废液排放
③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④产生的气体不含任何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0?泉州)下图是甲分子反应生成乙分子和丙分子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其中“”表示A原子,“”表示B原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0?泉州)金属材料是现代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用极为普遍的一类物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根据所学的知识,请把Al和Cu分别填入下面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相应空格处.
K Ca Na Mg
Al
Al
Zn Fe Su Pb(H)
Cu
Cu
Hg Ag Pt Au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2)铁的金属活动性比较强,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给人类造成巨大的损失,请写出常用的防锈方法
涂油(涂油漆、镀金属、烤蓝等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涂油(涂油漆、镀金属、烤蓝等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写一种即可).
(3)铬(Cr)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常用于制造合金.某同学把一片表面砂纸打磨过的金属铬放入稀硫酸中,发现铬片表面缓慢产生气泡,由此可得出铬与硫酸铜溶液
(选填“能”或“不能”)反应,理由是
金属活动性铬比铜强
金属活动性铬比铜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0?泉州)上完体育课后,小强同学往一瓶矿泉水中加入一片“泡腾片”(其商标部分内容如图所示).立即产生大量气泡,片刻成为一瓶可口的饮料,这引起了身边同学 极大兴趣,于是大家决定对其进行如下的探究:

探究活动一:泡腾片的发泡原理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NaHCO3)俗称“小苏打”与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柠檬酸是一种酸.
【进行实验】按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当观察到
产生大量气泡,气球胀大
产生大量气泡,气球胀大
时,说明碳酸氢钠会与稀盐酸反应.联想到已学过的化学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试写出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HCO3+HCl=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

【结论】由实验可知:泡腾片放入水中的发泡原理是小苏打与配料中的
柠檬酸
柠檬酸
反应的结果.
探究活动二: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
【提出问题】NaHCO3和Na2CO3与盐酸反应都会生成CO2,那么两者的热稳定性又如何?
【进行猜想】NaHCO3和Na2CO3的热稳定性差,受热都会发生分解反应.
【设计并进行实验】为验证猜想,同学们设计了下图装置并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
①装有NaHCO3的小试管内壁有水珠生成.
②烧杯C、D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但是有烧杯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充分加热后,大试管中的固体无明显变化,小试管中仍有少量白色固体残留.
【实验结论】NaHCO3受热会分解,生成水、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和一种白色固体,而Na2CO3受热不分解,因此,以上猜想
错误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写出烧杯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Ca(OH)2+CO2═CaCO3↓+H2O

【交流与讨论】根据反应物的组成元素,同学们认为残留的白色固体可能是Na2CO3或NaOH中的一种,为检验该白色固体,小强设计了如下方案:
Ⅰ.往残留固体中滴加稀盐酸,观察现象,判断白色固体是否为Na2CO3
Ⅱ.将残留固体溶于水后,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判断白色固体是否为NaOH.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方案Ⅱ不行,理由是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使酚酞变红

小强通过方案Ⅰ的实验得出白色固体是Na2CO3,若让你用另一种试剂来验证Na2CO3,你会选用
Ca(OH)2
Ca(OH)2
试液.
【拓展与应用】
①Na2CO3固体混有少量NaHCO3,可采用
C
C
(填序号)的方法除去.
A.加盐酸  B.通入CO2  C.加热
②保存该泡腾片应注意
防潮防晒
防潮防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