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0302  140310  140316  140320  140326  140328  140332  140338  140340  140346  140352  140356  140358  140362  140368  140370  140376  140380  140382  140386  140388  140392  140394  140396  140397  140398  140400  140401  140402  140404  140406  140410  140412  140416  140418  140422  140428  140430  140436  140440  140442  140446  140452  140458  140460  140466  140470  140472  140478  140482  140488  140496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实验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制备的学习.

(1)反应原理:用装置A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反生装置是  (填“A”、“B”或“C”),其优点是 

(3)除杂干燥:(2)中制得的CO2中含有少量的HCl和H2O.某同学欲用氢氧化钠固体进行除杂干燥,对此你的评价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化工实验室用15%的氢氧化钠溶液洗涤一定量石油产品中残余硫酸,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40g,洗涤后的溶液呈中性,这一定的石油产品中含H2SO4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B可发生中和反应,X常用作食品干燥剂,Y为单质.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B的俗称为  

(2)H的化学式为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在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过程中,如图是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得到的溶液pH变化图象.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当溶液呈中性时,所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 mL;

(3)图中b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4)把两者液体混合时出现了气泡,用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是学好科学的重要方法.在学习了碱的性质后,小红同学总结了氢氧化钙的四条化学性质(如图),即氢氧化钙与图中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为了验证氢氧化钙与酸碱指示剂反应,小红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色.

(2)澄清石灰水中的阴离子符号  ,检验CO2是利用氢氧化钙的第  性质(填序号);

(3)熟石灰中和含硫酸的废水的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以稀盐酸为例的反应关系体现了酸的化学性质,其中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稀盐酸中阳离子的符号是 

(2)反应①中石蕊溶液变为  色;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4)图中属于中和反应有  (填序号);

(5)反应有气体生成的有  (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A.

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

B.

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C.

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入氧化钙固体

D.

分别向等质量的铝和铁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验证 NaCl 溶液中混有盐酸

取少量溶液,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B

比较 Fe、Cu、Al的金属活动性

铝丝和铁丝分别浸入CuSO4 溶液

C

除去铁制品上的铁锈

将铁制品长时间浸泡在足量的稀硫酸中

D

合金的硬度大

黄铜与紫铜相互刻画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至过量,下列有关量的变化与所加入的稀盐酸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反应前后水分子数目增大

C.该反应的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H2O分子

D.两种溶液混合后,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钠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