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0370  140378  140384  140388  140394  140396  140400  140406  140408  140414  140420  140424  140426  140430  140436  140438  140444  140448  140450  140454  140456  140460  140462  140464  140465  140466  140468  140469  140470  140472  140474  140478  140480  140484  140486  140490  140496  140498  140504  140508  140510  140514  140520  140526  140528  140534  140538  140540  140546  140550  140556  140564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气充入食品中防腐,是利用氮气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B.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

C.制作霓虹灯时充入稀有气体,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是利用氦气的密度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硅酸钠(Na2SiO3)是我国优先发展的精细化工产品,工业制备的反应为:2NaOH+SiO2═Na2SiO3+H2O.

现以120t SiO2为原料,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计算理论上得到硅酸钠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类比法是化学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草酸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已知碳酸易分解,草酸在受热条件下也分解,仅生成三种氧化物.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此展开探究:

(1)小明首先根据草酸中含有  元素,可推测生成物中含有水.

(2)小明对分解生成的其他产物进行猜测、验证:

【假设一】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

实验一: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实验现象是  ,小明据此判断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假设二】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

实验二:小明用右图装段进行实验,从而证明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

请回答:A装置中黑色固体粉末是 填化学式),A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3)讨论交流:

小芳认为,小明的“实验二”不需要B装置也能够推断出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你是否支持小芳的观点:  (填“支持”或“不支持”),请说出你的理由:  

【附加题】

(1)小芳认为,从环保的角度看,“实验二”装置有一个缺陷,请你指出该缺陷  

处理的两种方法是1.   2.  

(2)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空气,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研究小组发现,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见图1)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该气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

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CO、H2、N2

小明说:不可能含有N2,因为  

小芳说: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  

该小组同学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得出结论】

(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由实验②  (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  

探究二:维C泡腾片溶液的酸碱性.

向维C泡腾片溶液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  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组“吹气球”实验,三套装置如图:

(1)甲装置:

①仪器a的名称为  

②向a中加水会看到气球胀大,一段时间内气球大小没有变化,说明该装置气密性 好

(2)乙装置:

①若生成O2使气球胀大,则锥形瓶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是  

②若生成CO2使气球胀大,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 

(3)同作为反应装置,乙装置比甲装置的优点是  

(4)丙装置:若锥形瓶中盛满CO2,欲使气球胀大,则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以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鉴别软水和硬水可用  

(2)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  

(3)NH4Cl由   种元素组成,其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4)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用化学用语填空 

(1)磷元素    (2)两个钙离子  (3)13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4)空气中最多的气体   (5)二氧化硫中硫元素显+4价 2 

(6)天然气(CH4)作燃料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以科学原理和实验事实为依据进行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得出的相关结论合理的是(  )

A.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B.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所以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


如图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钙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则有关钙原子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核外共有2个电子层   B.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

C.核外电子总数为40 D.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