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0730  140738  140744  140748  140754  140756  140760  140766  140768  140774  140780  140784  140786  140790  140796  140798  140804  140808  140810  140814  140816  140820  140822  140824  140825  140826  140828  140829  140830  140832  140834  140838  140840  140844  140846  140850  140856  140858  140864  140868  140870  140874  140880  140886  140888  140894  140898  140900  140906  140910  140916  140924  211419 

科目: 来源:2016届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A.闻气味 B.收集CO2验满 C.称量固体 D.熄灭酒精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在此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

A.氢分子和氧分子 B.氢原子和氧原子

C 氢分子和氢原子 D.氧分子和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物在空气中一定能燃烧

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C.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D.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时,遇明火时可能发生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点燃气体,观察到火焰为蓝色,证明该气体为氢气

B.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 木条复燃,证明瓶中气体为氧气

C.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 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能灭火

D.分别向盛有ZnSO4溶液、Cu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铁,比较Zn、Fe、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能源和环境已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目前人们利用最多的能源是煤、 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天然气中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CO2、SO2和CO等气体,其中会导致酸雨的气体是 _。

(2)化石燃料不可再生,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其他能源,请例举其中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

甲 乙 丙

(1)甲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生成的气体是

(2)乙中集气瓶内水的作用是

(3)丙是利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的装置,若要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需要的操作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某氯碱工厂排放的尾气里含有毒的氯气(Cl2),为防止其污染空气,工厂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并得到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NaClO)],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NaClO+NaCl+H2O。若溶液中含有8kg的氢氧化钠。

计算:(1)理论上可吸收氯气的质量;

(2)可得到次氯酸钠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葡萄酒中含有的白藜芦醇具有美容养颜之功效。下列关于白藜芦醇(C14H12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白藜芦醇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8

C.白藜芦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1︰4

D.白藜芦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个数比为14︰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铝的元素符号:AL B.2个氢原子:H2

C.硫酸铁:FeSO4 D.镁离子:Mg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6届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C.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