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2814  142822  142828  142832  142838  142840  142844  142850  142852  142858  142864  142868  142870  142874  142880  142882  142888  142892  142894  142898  142900  142904  142906  142908  142909  142910  142912  142913  142914  142916  142918  142922  142924  142928  142930  142934  142940  142942  142948  142952  142954  142958  142964  142970  142972  142978  142982  142984  142990  142994  143000  143008  211419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九年级上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了防止煤气逸散使人中毒,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的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A.H2SO4 B.SO3 C.SO2 D.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九年级上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绿茶中的单宁酸(化学式为C76H52O46)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癌等功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单宁酸属于化合物

B.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单宁酸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00g

D.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九年级上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氚也是一种氢原子,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氚原子结构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九年级上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需区分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二氧化碳和氧气

澄清石灰水

燃着的木条

B

硬水和软水

观察颜色

加明矾搅拌

C

空气和氧气

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闻气味

D

水和双氧水

加二氧化锰

观察颜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九年级上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小远整理了一些化学知识:①过滤后液体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②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它具有氧化性;③最外层电子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④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⑤固体药品一般保存在细口瓶中;⑥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重新燃烧,说明白烟有可燃性。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④⑥ B.①③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九年级上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电解水一段时间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D.一定量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九年级上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一定量的乙醇(C2H6O)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乙醇

氧气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4.6

8.0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5.4

4.4

a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a的值为2.6 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可能含有氢元素 D.若起始时氧气的质量是9.6g,则无X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九年级上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如图是某品牌牙膏标签的部分内容,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磷元素的符号

②二氧化硅的化学式

③硝酸根离子

④2个氧原子

(2)化学课上老师表演了一个小魔术——“无中生有”:相同条件下,向A、B两个体积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充满无色的硫化氢(H2S)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如图所示,抽开毛玻璃片,瓶口对紧,颠倒几次,使两种气体充分混合。一会儿,观察到两瓶内壁附着淡黄色固体颗粒。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硫原子,上述反应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

②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我们将会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已知:相同条件下,相等体积的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目相等。反应完毕,瓶中剩余的气体为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九年级上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标有a的仪器名称是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装置为 (填字母),验满的方法为 。将产生的气体导入澄清的石灰水结果未变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4)实验改进:查阅资料发现,氧化铜可以用作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现有一根洁净的铜丝,实验前先将其绕成螺旋状,然后将其灼烧(2Cu+O2=2CuO)。改进后的发生装置如图F所示(己略去夹持装置)。

①铜丝绕成螺旋状的作用是 (填字母)。

A.收集到更多的02 B.加快反应速率 C.没有影响

②与装置B比较,改进后装置的优点是

(5)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溶于水形成氨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图G~J所示装置对氨气的制取、性质进行探究。

①装置I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氨气的性质,J处应选择的最佳收集装置为_________(填“K”、“L”或“M”)。

③装置H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九年级上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保护空气,提倡“低碳”,减少温室效应,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如下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的循环体系。

(1)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B.利用降温、加压将二氧化碳分离是化学变化

C.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下反应产物是混合物

D.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等物质燃烧都有二氧化碳产生

(2)酸雨的形成主要是二氧化硫与水作用产生的亚硫酸(H2SO3)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硫酸(H2SO4)的缘故。该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若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符合这一要求的产物是 (填字母序号)。

A.甲醇(CH4O) B.甲醛(CH2O) C.乙醇(C2H6O) D.乙醛(C2H4O)

(4)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这样做有利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