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2847  142855  142861  142865  142871  142873  142877  142883  142885  142891  142897  142901  142903  142907  142913  142915  142921  142925  142927  142931  142933  142937  142939  142941  142942  142943  142945  142946  142947  142949  142951  142955  142957  142961  142963  142967  142973  142975  142981  142985  142987  142991  142997  143003  143005  143011  143015  143017  143023  143027  143033  143041  211419 

科目: 来源:2017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静止不动

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

C.变瘪的兵乓球放人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体积变大

D.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复燃,在空气中却不能,说明它们中的氧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中,利用“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的灭火原理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乙酸乙酯(C4H8O2)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下列有关乙酸乙酯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由14个原子构成

B.乙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1.4%

C.乙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16

D.一个乙酸乙酯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工业用盐中含有亚硝酸钠(NaNO2)。亚硝酸钠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其中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A.+5 B.+3 C.+2 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化学科学认识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可用石墨制得金刚石 B.“绿色食品”就是绿颜色的食品

C.氮气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D.纯牛奶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炼铁工业中,常用石灰石将铁矿石中的杂质二氧化硅转化为炉渣除去,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SiO2高温X+CO2↑,其中X的化学式是

A.CaSiO4 B.Ca2SiO3 C.CaSi2O3 D.CaSi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的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

B.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

C.大气中CO2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的质量(g)

6.4

3.2

4.0

2.8

反应后的质量(g)

5.2

X

7.2

2.8

A.a和c是反应物 B.d一定是催化剂 C.X=2.0 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硫酸根离子

(2)体温计中(熔点最低)的金属元素是

(3)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4)3个氮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表示氧原子,“〇”表示氢原子)。

(1)从宏观角度看,物质C属于 (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从微观角度看,物质B是由 构成的(选填“分子”或“原子”或“离子”);

(3)参加反应的A与B的粒子个数比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