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2905  142913  142919  142923  142929  142931  142935  142941  142943  142949  142955  142959  142961  142965  142971  142973  142979  142983  142985  142989  142991  142995  142997  142999  143000  143001  143003  143004  143005  143007  143009  143013  143015  143019  143021  143025  143031  143033  143039  143043  143045  143049  143055  143061  143063  143069  143073  143075  143081  143085  143091  143099  211419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盐城市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②

写出用装置A制取O2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A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检验O2的方法是

在制取过程中,使用了排水法收集O2,但发现收集到的气体不纯,可能的原因是 (只需填一种即可)。

若某同学要用装置F收集并测定O2 体积,还需要仪器 ,该仪器应与 (填“长”、“短”)导管相连,如果装置F中未装满水则对实验的结论 (填“有影响”、“无影响”)。

验证CO2的性质

若要用装置F 验证二氧化碳 与水,则在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若改用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的实验(已知氮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操作为:A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B从a端通入二氧化碳;C从b端通入氮气;D将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 (有些操作可重复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盐城市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9分)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如下图。

(1)酒精灯加灯罩的目的

(2)刚开始预热,试管②中立即产生气泡,但石灰水不变浑浊,原因是

(3)继续加热,观察到石灰水逐渐变浑浊,黑色粉末中出现红色物质。请你写出带点部分的化学方程式:

(4)停止加热时,应先将导管从试管②中撤出,并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待试管①冷却后再把试管里的粉末倒出。这样操作的原因是

(5)木炭与氧化铜反应时的理论质量比为3:40,但在实际实验过程中所加入的木炭与氧化铜的质量比要 (填“偏大”、“偏小”、“不变”)一些,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盐城市九年级12月月考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在研究某石灰石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的活动中,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求:(1)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2)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3)100kg这种石灰石充分煅烧后,可得到固体多少kg?(碳酸钙高温分解时只生成氧化钙与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东省东营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顺序排列的一组是

A.Fe、CO2、H2S

B.H2、H2O、NaOH

C.O2、NaOH、H2SO4

D.C、CaO、NaH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东省东营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中和反应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应用一定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施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用熟石灰和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C.服用含Al(OH)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D.用NaOH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东省东营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碱溶液的pH都大于7,pH大于7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所以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有些金属和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金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东省东营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见下图。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pH=7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酸与碱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该微观图还可说明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东省东营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铁、盐酸、石灰水、硫酸铜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右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验现象,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A.有气泡产生 B.无明显现象

C.有红色固体析出 D.有蓝色沉淀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东省东营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

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

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

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山东省东营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从物质的组成角度解释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

A.酸都含有酸根 B.酸都能在水中电离出H+

C.酸中都含有氢气 D.酸中都含有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