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3223  143231  143237  143241  143247  143249  143253  143259  143261  143267  143273  143277  143279  143283  143289  143291  143297  143301  143303  143307  143309  143313  143315  143317  143318  143319  143321  143322  143323  143325  143327  143331  143333  143337  143339  143343  143349  143351  143357  143361  143363  143367  143373  143379  143381  143387  143391  143393  143399  143403  143409  143417  211419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3月反馈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只需要一次实验就能将H2SO4、NaCl、NaOH三种无色溶液区别开来的是

A.纯碱溶液 B.稀盐酸 C.硝酸银溶液 D.石蕊试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3月反馈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物中包含两种化合物

B.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 该反应有三种新物质生成

D. 参加反应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8: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3月反馈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说法中错误的 ( )

A. 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热量 B. 它的俗称叫火碱、烧碱或苛性钠

C. 它的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D. 它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3月反馈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苏州东山白沙枇杷是中国“十大”枇杷品牌之一。枇杷中富含的维生素A1;具有预防夜盲症、抗衰老和促进骨骼生长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20H30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维生素A1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6g

B.维生素A1是由20个碳元素、30个氢元素和1个氧元素组成

C.维生素A1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维生素A1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0:3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3月反馈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酸碱中和反应有水生成,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

B.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C.碱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的一定是碱的溶液

D.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3月反馈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t1℃时,等质量的甲、丙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丙>甲

B. t2℃时,20 g丙溶解于50 g水中能形成70 g溶液

C. 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2℃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

D. 若要将组成在N点的甲溶液转发为M点的甲溶液,可采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3月反馈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各组离子在pH=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

A. Fe3+、NO3-、OH- B. K+、NO3-、CO32-

C. Ba2+、MnO4-、 SO42- D. NH4+、 Cl一、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3月反馈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为除去下表物质中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

A

Cu(CuO)

通入氧气并加热

B

CO2(HCl)

气体通过盛有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C

N2(O2)

气体通过炽热的铜粉

D

KCl溶液(K2CO3)

加入过量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3月反馈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1)用化学符号表示:

①2个磷原子:________________;

②5个锌离子:____________;

③3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___________。

④4个铵根离子___________

(2)下图是KC1和KNO3认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40℃时,KCl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__;

②40℃时,各取38 g分别加入100 g水中充分溶解,同时降温到10℃ ,___________溶液中析出晶体质量大;

③要使接近饱和的KCl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2017届江苏省苏州市九年级3月反馈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信息分析题

从水、消石灰、浓硫酸、稀盐酸、食盐五种物质中,选出适当的物质填空(用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表示).

①能用于精炼石油的是______.②在胃液中帮助消化的是_______.

③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④能用做建筑材料的是__________.

⑤可用做调味品的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