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43873  143881  143887  143891  143897  143899  143903  143909  143911  143917  143923  143927  143929  143933  143939  143941  143947  143951  143953  143957  143959  143963  143965  143967  143968  143969  143971  143972  143973  143975  143977  143981  143983  143987  143989  143993  143999  144001  144007  144011  144013  144017  144023  144029  144031  144037  144041  144043  144049  144053  144059  144067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一种可燃物质x,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X+23O2$\frac{\underline{\;点燃\;}}{\;}$12CO2+4C0+18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化学式为(  )
A.C6H18B.C8H17OHC.CH18OHD.C8H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某课外小组,利用如图提供的部分装置,制取气体.
如图仪器a的名称为试管,
(2)实验室里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制CO2的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装置为(填序号,下同)AC,该套装置还可制取和收集氧气;若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则选择的装置为EC(或E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4)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和收集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下列物质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具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有些反应物或产物已略去).其中A与B的组成元素相同,C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是一种无色气体单质.
(1)试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为H2O.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D→B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往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热水,并放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薄铜片一端放入一小块红磷,另一端放入一小块白磷,观察现象.
A.烧杯中白磷不燃烧   C.铜片上红磷不燃烧
B.铜片上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1)由现象B和C得到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2)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3)你认为让水中的白磷也燃烧需进行的操作是通入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用金属钨做白炽灯的灯丝,这是利用了钨熔点高的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赤铜是一种铜的氧化物,因其外观与铜粉的颜色相似,故名“赤铜”.某兴趣小组欲确证草酸晶体的热分解产物,并测定赤铜的化学式,请你参与过程分析.
【资料】1、草酸晶体(H2C2O4•3H2O)在浓硫酸作用下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H2C2O4•3H2O$→_{△}^{浓H_{2}SO_{4}}$CO2↑+CO↑+4H2O.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作气体干燥剂;无水硫酸铜遇水分变蓝色
(1)下列可用作草酸晶体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分解的装置是d(填字母编号).

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C中澄清石灰水足量):
(2)该兴趣小组进行上述实验时,先点燃热分解装置中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E处的酒精灯,原因是排尽管内空气,防止CO与空气混合加热时发生爆炸.
(3)B装置的作用是证明草酸晶体的热分解产物中有水.证明草酸晶体的热分解产物中有CO2的现象是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4)从环保角度考虑,该套实验装置的明显缺陷是尾气中的一氧化碳未处理,会污染空气.
(5)称取赤铜样品7.2g(假设样品是纯净物),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待赤铜完全反应后,测得E装置玻璃管内固体粉末的质量为6.4克,试计算确定该赤铜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6)根据你求出的赤铜化学式,写出E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Cu2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下原理制取X气体:3H2SO4+P2O5═2H3PO4+□X↑.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X是一种氧化物B.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
C.X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D.X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小明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了一块绿色的孔雀石样品,他查阅资料后知道其成分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小明以孔雀石(不考虑其中的杂质参与反应)为原料设计了如图1所示(部分生成物略去)的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
a.碱式碳酸铜受热会分解成三种氧化物;
b.在反应①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其中X是一种气体,Y是最常见的液态物质,Z是黑色固体.
(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Cu2(OH)2CO3$\frac{\underline{\;\;△\;\;}}{\;}$2CuO+H2O+CO2↑;在该反应的结束后,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变大(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可用图2完成反应②的相关实验:
Ⅰ.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O+C$\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试管中的实验现象黑色固体逐渐变成红色,其中网罩的作用是使火焰集中,提高火焰温度.
Ⅱ.实验结束后,进行操作是a.
a.先把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后熄灭酒精灯
b.先熄灭酒精灯,后把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兴趣小组同学将制得的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他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那么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1)小明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CO2与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
(2)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压强减小,所以瓶子变瘪,鸡蛋被吞进瓶内.小雯同学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说明CO2和NaOH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小明同学针对小雯的质疑又用甲装置补充了一个对比实验,这个实验是把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观察现象,发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明显减小,从而证明了CO2和NaOH的确发生了反应.
(3)老师向甲实验后变瘪塑料瓶的溶液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气体产生现象,从而也证明CO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移动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B.该实验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C.石灰石接触稀盐酸后,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立刻变蓝
D.产生的二氧化碳可用氢氧化钠固体或浓硫酸干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