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6356  166364  166370  166374  166380  166382  166386  166392  166394  166400  166406  166410  166412  166416  166422  166424  166430  166434  166436  166440  166442  166446  166448  166450  166451  166452  166454  166455  166456  166458  166460  166464  166466  166470  166472  166476  166482  166484  166490  166494  166496  166500  166506  166512  166514  166520  166524  166526  166532  166536  166542  166550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精粹,下列成语中存在化学变化的是(  )
A.鸡飞蛋打B.拔苗助长C.滴水石穿D.灰飞烟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解决氢气储存及运输问题是广泛使用氢能源的前提.锂是一种重要的储氢材料.
(1)锂的吸氧原理为:2Li+H2$\frac{\underline{\;\;△\;\;}}{\;}$2LiH,计算:锂吸收20gH2后生成LiH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2)锂的放氢原理为:将LiH与H2O反应即放出氢气和氢氧化锂.请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2LiH+H2O=2LiOH+H2↑.已知:标准状况下,LiH固体密度约为0.8g/mL,则锂吸收20gH2后生成LiH的体积是多少?100mL(不必写出计算过程).
(3)已知:标准状况下,20gH2的体积为224000mL,此数字与上述LiH体积比较后,您得到什么结论:氢气的密度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课外读物中看到:“通常CO2可做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着火,不能用O2熄火.”他们决定探究CO2与Na反应的产物.

[提出猜想]CO2与Na反应可能产生4种物质:C、CO、Na2CO3和Na2O.
[查阅资料]①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能与O2、H2O等物质反应;②NaHCO3饱和溶液不与CO2反应;③Na2O是白色固体;④向银氨溶液[Ag(NH32OH]中通入CO产生灰色沉淀.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1)实验记录
序号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
打开a,关闭b,由长颈漏斗注入稀盐酸I.A中产生大量气泡
II.E中出现浑浊
E中出现浑浊后,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空气的干扰
当E中出现浑浊时,打开b,关闭a,点燃酒精灯I.D中Na剧烈燃烧,产生白烟.内壁附着黑色、白色固体
II.G中产生灰色沉淀
D试管中的反应产物一定有C和CO
取反应后D中少量白色固体于另一支试管中,加水溶解,再加入CaCl2稀溶液产生白色沉淀D试管中的反应产物还有Na2CO3
(2)实验反思
①装置B可除去混杂在CO2中的HCl,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HCO3+HCl=NaCl+CO2↑+H2O;
②若无装置C,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水;
③写出E中出现浑浊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④[Ag(NH32OH]与CO反应,生成灰色沉淀Ag、碳酸铵和氨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Ag(NH32OH+CO=3Ag+(NH42CO3和4N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三效催化转换器”可将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毒气体,减少环境污染.

(1)该反应的围观示意图见图1.请写出其中二中氧化物的化学式CO、NO,单质的化学式N2;b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CO+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
(2)在汽车尾气流中安装λ探测器,可测λ值.车速提高,入口处空气量增大,λ值也增大.分析图2可以得出,车速提高至λ>m时,尾气中主要污染物是一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根据原子示意图回答:

(1)钙元素核电荷数是20;Ca2+核外电子数是18;若某种钙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40,则其中子数为20;
(2)钠、钾元素的化学性质有许多相似之处,原因是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
(3)选择表中适当的元素,组成一种符合下列内容的物质,请用化学式表示.
①清洁无污染的单质染料H2;②俗称烧碱的化工原料NaOH;③改良酸性土壤的碱Ca(O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向盛满纯净氢气的集气瓶中插入一支点燃的蜡烛,拿出来,再插入,这样反复操作数次,每次现象均为:燃着的蜡烛在瓶中熄灭,在瓶口又复燃.以下由该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石蜡蒸汽的密度比氢气小B.氢气也可以灭火
C.在无氧气环境下氢气无法燃烧D.瓶内外石蜡蒸汽着火点各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往100g谁在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5℃100g水 $→_{37.2g}^{加入A}$ ①$→_{4.2g}^{加入A}$ ②$→_{至60℃}^{升温}$ ③
资料:A的溶解度
温度/℃25
溶解度/g37.255.2
A.①中A的质量分数最大B.②③溶液中A的质量分数相等
C.①溶液为饱和溶液D.①中有固体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实施人工降雨中使用了碘化银(化学式为AgI),碘化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B.+1C.+2D.+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薄荷醇(C10H20O)可用做糖果、饮料的加香剂.下列有关薄荷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个薄荷醇分子中含有31个原子
B.薄荷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薄荷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6
D.薄荷醇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2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真丝衬衣B.塑料水杯C.纯棉毛巾D.不锈钢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