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6428  166436  166442  166446  166452  166454  166458  166464  166466  166472  166478  166482  166484  166488  166494  166496  166502  166506  166508  166512  166514  166518  166520  166522  166523  166524  166526  166527  166528  166530  166532  166536  166538  166542  166544  166548  166554  166556  166562  166566  166568  166572  166578  166584  166586  166592  166596  166598  166604  166608  166614  166622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下列实验操作中,两者必需接触的是B
A.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与试管
B.向试管中加入液体试剂时,试剂瓶口与试管口
C.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试管与酒精灯
D.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试管与试管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下列物质,可能存在引发事故隐患的是(  )
A.在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以防腐
B.使用稀有气体制成霓虹灯
C.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
D.净水器中用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田径赛场上发令枪响时,还发出一股白烟,运动员、记时员可以凭借白烟获得出发的信息.为了产生这种白烟,在被击发的药物中可能含有下列物质中的(  )
A.黑火药B.硫粉C.红磷D.白色涂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氢气和氮气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的条件下合成氨(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H2+N2$\frac{\underline{\;\;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
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尾气中的CO和NO在催化剂表面发生反应,产生两种空气组成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NO$\frac{\underline{\;催化剂\;}}{\;}$N2+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自然界有一种“雷雨发庄稼”的现象.雷雨时,空气中的氮气在闪电条件下与氧气化合生成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一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经过一系列的变化在土壤中生成能促进植物生长的硝酸盐;

如图形象地表示了氮气与氧气反应的过程,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2+O2$\frac{\underline{\;闪电\;}}{\;}$2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A(填字母序号),实验时该装置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其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已经收集满.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能够控制反应速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若用E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O2,氧气应从a(填“a”或“b”)端导入.若瓶中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b(填“a”或“b”)端导入.
(3)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开始收集氧气的最佳时机是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
(4)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F(填字母序号).
(5)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NH3),同时得到氯化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H2O+2NH3↑,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A(填装置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氧化钙与水反应:CaO+H2O═Ca(OH)2,属于化合反应;
②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CO2+Ca(OH)2═CaCO3↓+H2O;
③铁与硫酸:Fe+H2SO4═FeSO4+H2↑;
④三氧化二铁与稀盐酸:Fe2O3+6HCl═2FeCl3+3H2O;
⑤铁与硫酸铜:Fe+CuSO4═FeSO4+Cu,属于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在表面皿上放一些固体烧碱,露置在空气中,可以观察到烧碱表面先变潮湿,是因为烧碱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这个过程属于物理 变化;过一段时间,表面又出现白色粉末,这又是氢氧化钠会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这个过程属于化学变化变化,反应的化学方程为2NaOH+CO2=Na2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根据如图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物质A在20℃时的溶解度为30g,B在40℃时的溶解度为30g.30℃时100g水中分别加入30g物质A、B,充分溶解后,得到的A溶液是不饱和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得到的B溶液是饱和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2)从图溶解度曲线图中,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试写出两点:
①10℃时AB的溶解度相等;②AB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合理均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
3个铁原子3Fe;三氧化二铁中显+3价的铁元素$\stackrel{+3}{Fe}$2O3
硫酸铁Fe2(SO43 1个亚铁离子Fe2+氧化铁Fe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