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6459  166467  166473  166477  166483  166485  166489  166495  166497  166503  166509  166513  166515  166519  166525  166527  166533  166537  166539  166543  166545  166549  166551  166553  166554  166555  166557  166558  166559  166561  166563  166567  166569  166573  166575  166579  166585  166587  166593  166597  166599  166603  166609  166615  166617  166623  166627  166629  166635  166639  166645  166653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为了消除人体碘缺乏症.我国政府规定食用盐必须是加碘食盐,即在食盐中加人一定的碘酸钾(KI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碘食盐是混合物B.碘酸钾(KIO3)中I的化合价为+2
C.碘酸钾(KIO3)是一种酸D.碘酸钾(KIO3)是一种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我省盛产的绿茶享誉海内外,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每个分子含有76个碳原子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每个分子含有23个氧分子D.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用醋清除热水瓶中的水垢B.发现有人触电,立即用手拉触电者
C.少吃油炸和腌制食品D.闻到煤气味时.先开窗通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进游泳池前.有些游泳馆要求我们在一个浅水池内对拖鞋和脚进行消毒,浅水池中的水呈紫红色.该池中起消毒作用的物质可能是(  )
A.硫酸铜B.高锰酸钾C.盐酸D.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各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该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A.用氧气冶炼钢铁B.用稀硫酸除铁锈
C.用氢气还原氧化铜D.用石墨制作电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学校科学兴趣小组在研究“带火星木条复燃与氧气体积分数的关系”的课题中,采取了以下实验步骤:
①取5只250mL集气瓶,向5只集气瓶中分别装入25mL、50mL、75mL、100mL、125mL的水,并用毛玻璃片盖住,依次编号为1、2、3、4、5;
②用分解过氧化氢(H2O2)的方法制取氧气,用制取的氧气通过排水法将上述1~5号瓶中的水排去;
③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1~5号瓶中,把观察到现象和计算数据,填入下表.
集气瓶标号12345
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28.9%36.8%44.7%52.6%60.5%
带火星木条的状况微亮很亮复燃复燃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采用分解过氧化氢(H2O2)的方法制取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根据以上实验事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填写相应的字母).
A.只有在纯氧中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52.6%时,带火星的木条就能复燃
C.只要有氧气存在就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上述实验表明:物质燃烧的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请你再举一例,将实验内容和实验现象填写在下表中: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氧气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利用科学原理可以进行一些有趣的小魔术.
(1)白花变红花.在白的纸花上,先喷上无色的A溶液,再喷上无色的B溶液,白花立即变成了红花.如果A溶液是无色酚酞,则B是②(填序号:①稀盐酸②氢氧化钠溶液③食盐水).
(2)“清水”变“牛奶”.在无色液体C中,倒入五色液体B,立,即产生“牛奶”般的白色沉淀.如果C是稀硫酸,则B是②(填序号:①氢氧化钠溶液②氯化钡溶液③氯化钠溶液),其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衢州日报报道:2006年3月lo日,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巨化股份”)迎来了JMD跨国公司,无偿帮助巨化股份进行环保技改,并把减少的二氧化碳废气排放权统统买走.该项目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笔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根据“京都议定书”有关要求,世界各地纷纷采用多种措施和新技术,限制CO2的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把工业上排出的二氧化碳气体采用“组分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6H2→X+4H2O.请写出X的化学式C2H4
(2)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下列建议中,目前可行的是①③(填序号).
①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②公交车上推广使用压缩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CH4)]作燃料,使用天然气作燃料能从根本上避免温室效应的发生
③更多地利用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④禁止使用煤、石油等矿物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如图所示,广口瓶内盛有适量澄清石灰水,内放一株绿色植物,并用瓶塞塞紧,在黑暗中放置较长时间,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是因为瓶内的二氧化碳气体与Ca(OH)2发生了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2005年2月16日生效的《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以一定比例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X和H2O,其化学方程式是:2CO2+6H2═X+4H2O.则X的化学式是C2H4
(2)为了减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下列建议不可行的是B(填序号).
A.开发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新能源
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C.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