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6468  166476  166482  166486  166492  166494  166498  166504  166506  166512  166518  166522  166524  166528  166534  166536  166542  166546  166548  166552  166554  166558  166560  166562  166563  166564  166566  166567  166568  166570  166572  166576  166578  166582  166584  166588  166594  166596  166602  166606  166608  166612  166618  166624  166626  166632  166636  166638  166644  166648  166654  166662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根据如图A、B、C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
(1)20℃时,欲配制等质量的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关系是B<A:(填写“>”、“<”或“=”)
(2)要在不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前提下使50℃时C的饱和溶液成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降温
(3)将5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都降温到20℃,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从大到小是B>A>C.
(4)欲从混有少量A的B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纯净的B晶体,应该采用的方法是蒸发溶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A所示是用白磷(着火点为40℃)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装置,其中细玻璃管的底端刚好与白磷接触.
实验步骤现象
将装置A放在(填仪器名称)上称量示数为158.4g
取下带有细玻璃管的橡皮塞,用酒精灯加热细玻璃管下端至红热,迅速塞紧锥形瓶并引燃白磷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并放出热量,气球膨胀
冷却至室温如图B所示,再次称量装置气球变瘪,质量为158.4g

①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②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由上述实验知,剩余气体的化学性质是不燃烧,不支持燃烧.用具体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分析两次称量质量不变的原因:参加化学反应的磷和氧气的质量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③另一名同学在其实验结束后发现第二次称量的质量减小了,可能的原因是Ⅳ.
Ⅰ.白磷的量不足Ⅱ.白磷过量Ⅲ.反应中气球膨胀了Ⅳ.装置密闭性不好
④反应结束时(如图B所示),气球变瘪的原因是氧气被消耗,气压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
物质
反应前的质量(g)20508030
反应后的质量(g)0140X3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值是D
A、50       B、40       C、20       D、10
(2)甲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下同)是反应物;丁不一定 是催化剂.
(3)该反应属于化合(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物质X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frac{\underline{\;催化剂\;}}{\;}$2CO2+3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化学式为(  )
A.CH3OHB.CH4C.C2H5OHD.C2H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阅读下列科普短文,然后回答下列问题:
臭氧的化学式是O3,在通常状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氧气,并放出大量的热.臭氧的氧化能力比氧气(O2)强得多.若将氧气通过臭氧发生器,在无声放电的条件下,从臭氧发生器出来的O2含有3%.臭氧在地面附近的大气层中含量极少,在离地面25km处有一个厚度极薄的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超音速飞机排出的废气中的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一氧化氮(NO)等气体,家用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环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的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1)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盛有O3的集气瓶中,可以看到木条复燃的现象.
(2)写出臭氧发生器中,O2转变成O3的文字表达式氧气$\stackrel{无声放电}{→}$臭氧.氧气转变成臭氧的过程发生化学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应采取减少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等气体的排放,不使用制冷剂“氟利昂”的方法来保护臭氧层.
(4)二氧化硫(SO2)遇到O3微热,即被迅速氧化成三氧化硫(SO3),SO3跟水反应生成硫酸,这是除去废气中SO2的理想方法.写出SO2与O3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硫+臭氧$\stackrel{微热}{→}$三氧化硫.该反应从反应物、生成物的物质种类看是化合反应,从物质与氧结合的角度看是氧化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碳和碳的化合物都是非常重要的物质.
(1)碳的原子结构示意为碳原子的结构示意为,碳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
(2)碳的单质有多种,具有下列结构的碳单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C.

(3)金刚石、石墨和C60等碳单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二氧化碳若合理利用,是一种与水一样的重要原料.
①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利用镍和钯作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具有多种用途的一氧化碳或甲醇.
(1)该转化属于化学(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其催化剂是两种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
(2)(CH3OH)可用作赛车燃料,若其燃烧产物与石蜡相同,则甲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OH+3O2$\frac{\underline{\;点燃\;}}{\;}$2CO2+4H2O
②日本核灾难后,清洁煤电收到追捧.我国已成功运行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捕集技术,使液态二氧化碳成为最终产品.
(1)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可生产更环保的钾肥,如碳酸钾等.碳酸钾中的阴离子是CO32-(填符号),液态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为干冰,请说出干冰的一种用途人工降雨.
(2)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气体的主要途径是①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在光的作用下吸收二氧化碳和水生产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②海水的吸收.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出上述两条消耗CO2的途径
①6CO2+6H2O$\frac{\underline{\;光\;}}{\;}$C6H12O6+6O2
②CO2+H2O═H2CO3
(3)科学家正在研究将空气中过多的CO2和H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成甲烷和水,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4H2$\frac{\underline{\;催化剂\;}}{△}$CH4+2H2O.
(4)请举一例你在日常生活中符合“节能减排”的做法坐公交车;少用纸巾,重拾手帕;纸张双面使用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1)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名称是硅,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14
(2)所表示的粒子符号为S,他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
(3)由原子序数为11和17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NaCl(写化学式).
(4)从11-17,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其原子结构(或元素的性质)呈现出的变化规律是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加(任写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果把一条用导热性能良好的粗金属丝(如铜丝或铝丝)绕成的线圈罩在一支燃烧的蜡烛的火焰上,蜡烛的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如果预先把金属丝圈加热,再罩在蜡烛的火焰上,蜡烛就可以照常燃烧.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在生活中你还遇到过哪些现象也是由类似的原因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煤主要含碳元素,石油主要含碳、氢两种元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们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