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6506  166514  166520  166524  166530  166532  166536  166542  166544  166550  166556  166560  166562  166566  166572  166574  166580  166584  166586  166590  166592  166596  166598  166600  166601  166602  166604  166605  166606  166608  166610  166614  166616  166620  166622  166626  166632  166634  166640  166644  166646  166650  166656  166662  166664  166670  166674  166676  166682  166686  166692  166700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同学为了测定黄铜屑(由锌和铜形成的合金)样品组成.分四次取样品与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样品第1份第2份第3份第4份
取样品质量(g)50.050.050.050.0
取稀硫酸质量(g)40.080.0120.0160.0
产生气体质量0.40.81.01.0
试计算:
(1)在四份样品所做的实验中,硫酸有剩余的是3、4;
(2)列式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请在图中画出在50.0g样品中加入稀硫酸的质量与产生气体质量变化关系的示意图.

(4)请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与前一年相比,某市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上升了6.9%,全市酸雨总发生频率为30.8%,比上一年升高7.5个百分点,全市降雨平均酸性略强于上一年.
(1)二氧化硫只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
(2)测定于水的酸碱性可以采用pH试纸
(3)下列控制酸雨的措施合理的是(填序号)AC.
A、使用脱硫煤            B、加高工厂的烟囱             C、用废碱液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化学与我们的生产密切相关,试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或做法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人的胃液中含有少量盐酸,服用含少量细铁粉的补血药品,能治疗缺铁性贫血Fe+2HCl═FeCl2+H2
(2)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主要成分是氧化钙)有防潮作用CaO+H2O=Ca(OH)2
(3)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在一段时间内墙壁会“出汗”CO2+Ca(OH)2=CaCO3↓+H20
(4)用盐酸除去铁锈Fe2O3+6HCl═2FeCl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现有某“快快补”牌钙片,主要成分为碳酸钙(CaCO3),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5%,已知每片钙片的质量为1g,试求:
(1)碳酸钙中钙、碳、氧元素的质量比10:3:12.
(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40%.
(3)小明一天吃该钙片2次,每次1片,问总共能提供钙元素0.12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反思、归纳与提升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对于复分解反应及其规律通过反思与探索,同学们有了新的认识.请填写下文中横线上的空白.

【知识回顾】
化氢气体、氢氧化钠固体不导电.
②盐酸、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如图1)
【分析归纳】
氯化氢溶于水:HCl→H++Cl-
氢氧化钠溶于水:NaOH→Na++OH-
结论:溶液导电是由于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迁移运用】硫酸钠溶液能导电,原因是硫酸钠溶于水:Na2SO4→2Na++SO42-
【探索发现】(1)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2
【分析归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0.
反应的实质:H++OH-→H2O,反应能进行的原因是溶液中H+和OH-的数目减少,即自由移动的粒子数目减少.
(2)硫酸钠溶液跟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微观示意图3
【分析归纳】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Cl2+Na2SO4=BaS04↓+2NaCl.
反应的实质:反应能进行的原因是溶液中Ba2+和SO42-的数目减少,即自由移动的离子数目减少.
(提示: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
(3)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以Na2CO3+2HCl=2NaCl+H2O+CO2↑为例,反应实质:2H++CO32-→H20+CO2↑.
【总结规律】上述复分解反应能发生的本质原因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数目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且化学方程式完全正确的是(  )
A.NaCl+KNO3═KCl+NaNO3B.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C.Fe+Cu(NO32═Fe(NO32+CuD.CaCO3+2HCl═CaCl2+H2O+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试剂中,能把稀硫酸、KOH溶液鉴别开来的是(  )
A.KCl溶液B.K2CO3溶液C.NaNO3溶液D.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60℃时KNO3的溶解度是110g,在100g水中溶解100g KNO3晶体,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50%,当对该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加入11g KNO3晶体52.4%;
(2)倒出一半溶液后再补充50g水3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两种有机物X与Y在空气中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反应条件省略):
x+3O2=2CO2+3H2O;y+2O2=CO2+2H2O
(1)写出x和y的化学式:xC2H6O;yCH4
(2)x和y中都含有的元素是碳元素和氢元素,证明所含元素的实验方法是:①分别点燃x和y后,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证明含有氢元素,②把烧杯迅速倒过来,立即向烧杯内注入少量的石灰水,震荡,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含有碳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小彬同学家新买了水龙头,他从说明书上了解到该水龙头是铜质镀铬的.想起在学习金属性质时用到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没有铬,为了了解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小彬进行了如下探究的活动.
【查阅资料】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表面能生成抗腐蚀性的致密氧化膜.铬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的硫酸亚铬(CrSO4)溶液…
铝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无色的硫酸铝溶液…
【猜想与预测】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①Cr、Al、Cu;②Al、Cr、Cu;③Al、Cu、Cr.
【实验验证】取大小相同的三种金属薄片,用砂纸打磨光亮(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
实验一实验二实验三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铬片表面产生气泡缓慢,溶液变蓝色无现象铝片表面产生气泡较快
结论铬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速率较慢铜不与稀硫酸反应铝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反应速率较快
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是②(填序号)
【反思交流】
(1)请将上述实验现象或结论填写完整.
(2)实验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r+H2SO4═CrSO4+H2↑.
(3)小东提出用硫酸铜溶液代替上述实验中的稀硫酸也能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小燕认为不可行,理由是无法比较铬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归纳提升】
(1)小清认为只要选用三种药品进行实验就可以得出三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如:Al、CrSO4溶液、Cu这三种药品.
(2)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有:
①通过金属与酸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②通过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