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6536  166544  166550  166554  166560  166562  166566  166572  166574  166580  166586  166590  166592  166596  166602  166604  166610  166614  166616  166620  166622  166626  166628  166630  166631  166632  166634  166635  166636  166638  166640  166644  166646  166650  166652  166656  166662  166664  166670  166674  166676  166680  166686  166692  166694  166700  166704  166706  166712  166716  166722  166730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实验完毕用嘴吹灭酒精灯
B.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C.过滤时不能将液体直接倒入漏斗中
D.实验用剩的药品一定要放回原试剂瓶中,不得乱放乱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来水澄清透明,属于纯净物
B.水覆盖了地球大约$\frac{3}{4}$的表面,因此不存在水危机
C.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会造成淡水资源的紧张
D.长期饮用纯净水,有益于身体健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2013年11月海阳中学运动会100m短跑比赛时,发令枪打响时产生的白烟的主要成分是(  )
A.SO2B.P2O5C.H2OD.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根据图中化合物与单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1)此反应的类型是置换反应.
(2)①若丁的溶液是浅绿色,丙是红色固体,乙是铁.
②若常温下甲是固体,丁为无色液体,乙是氢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请用化学式填空:金属活动顺序中,最活泼的金属是K,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Ca,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Fe,常温下以单质形式存在的金属是Hg(任写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下列液体属于溶液的是④,其中溶质分别是氢氧化钙.
①牛奶  ②酒精  ③泥水  ④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配制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时,需要10g氯化钠固体.称量样品时,应把样品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里.
①称量时如果用质量为23.1g的烧杯盛放固体,在托盘天平上已放30g的砝码,则天平上的游码位置应是下图的B(填字母).

②下列仪器中,量取水时需要用
到d和c仪器(填序号),溶解时需要用到e和a仪器(填序号).
a.烧杯、b.10mL量筒、c.100mL量筒、d.滴管、e.玻璃棒、f.药匙、g.蒸发皿.
③为加快食盐的溶解速度,可以采用的方法有:搅拌.
如果配制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低于10%,你认为可能原因是仰视读数.(任写一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在t1℃时,a、c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c<b<a
(填写物质序号).
(3)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D(填写选项序号).
A.c>a=b    B.a=b>c    C.a>b>c   D.b>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小彤的一副眼镜戴了一段时间后,发现铜质镜架上出现了一墨绿色物质,他想将其除掉.经查阅资料得知:铜在一定条件下会锈蚀生成一种绿色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于是他和几个同学按如下方案(如图)进行了实验.
(1)实验①是向铜绿中加入适量常见无色液体B,再加热至沸,沉淀仍然不变色.实验②、③中C是一种常见的无色气体,B的化学式为H2O.为满足实验③反应所需的外界条件,应该使用关键仪器名称是酒精灯.
(2)写出实验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
在此过程中,判断铜绿没有完全反应的现象是绿色沉淀没有全部溶解.
(3)将A的溶液5~9滴滴入5mL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蓝色絮状沉淀,稍加热即变黑色沉淀D.写出蓝色絮状沉淀转变为D的化学方程式Cu(OH)2$\frac{\underline{\;\;△\;\;}}{\;}$CuO+H2O.
(4)已知2Ca(HCO3)═CaCO3↓+H2O+CO2↑,则热稳定性CaCO3>Ca(HCO3),由此推理上述实验中铜绿、蓝色絮状沉淀、物质D三种化合物热稳定性由强至弱的顺序是:CuO>Cu2(OH)2CO3>Cu(OH)2 (均写化学式).
(5)经过讨论.同学们建议小彤可以用盐酸除去镜架上的绿色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称取氯化钠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14g,放入烧杯中,加入96g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待反应完全后过滤,称得滤液的总质量为100g.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g.
(2)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是多少?
(3)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