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6555  166563  166569  166573  166579  166581  166585  166591  166593  166599  166605  166609  166611  166615  166621  166623  166629  166633  166635  166639  166641  166645  166647  166649  166650  166651  166653  166654  166655  166657  166659  166663  166665  166669  166671  166675  166681  166683  166689  166693  166695  166699  166705  166711  166713  166719  166723  166725  166731  166735  166741  166749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正确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都非常重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热液体
B.
过滤
C.
稀释浓硫酸
D.
称量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
(1)如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待红磷燃烧熄灭、装置冷却后打开止水夹后看到水倒吸入集气瓶中,约到集气瓶1刻度线.
(2)小明同学认为可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丽同学认为不可以,其原因是木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不能在广口瓶内外产生压强差,水不会倒流进入瓶内.
(3)小芳同学用镁条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结果却发现倒吸的水量远远超过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frac{1}{5}$.你认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D.
A.装置有点漏气B.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C.镁条的量不足D.镁条与空气中的其它气体发生了反应
(4)小组内同学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要保证药品本身是固体,能且只能和空气中氧气反应,且生成物不是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在学习化学时,总是要把一些知识进行对比归纳.
(1)小梅对接触到的一些化学物质:①氧气、②二氧化碳、③二氧化硫、④高锰酸钾、⑤五氧化二磷、⑥四氧化三铁、⑦稀有气体、⑧过氧化氢溶液等进行了分析,请你也参与他的比较,把下列符合题意要求的物质填写在横线上
①通常用作保护气和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的是:⑦;
②白色固体物质有:⑤;
③空气中含量排在第二位的气体是①
④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②;
⑤有刺激性气味且会对空气造成污染的气体是:③;
⑥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反应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上述物质中能用于制取氧气,且其反应具备绿色化学的某些特点的是⑧.
(2)做硫粉在空气和氧气的实验中,相同的实验现象有: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是氧气的浓度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做化学实验时你一定留心观察过,在下列仪器中盛放固体药品的仪器是(  )
A.
广口瓶
B.
细口瓶
C.
烧杯
D.
集气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时,错误把食盐放在右盘里,砝码放在左盘里,称量食盐的质量为15.5g(1g以下用游码).该同学称得的食盐的实际质量为14.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实际量取的液体比读数偏低的有(  )
A.读数时仰视B.读数时俯视C.手拿量筒读数D.视线与液面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小组为了验证蜡烛的成分,设计了如下的探究活动,其中有以下几项主要操作.仔细阅读,认真思考,完成以下填空.
探究活动名称: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
所需仪器和试剂:蜡烛、澄清石灰水、火柴烧杯等.
实验步骤   观察到的现象     
  点燃蜡烛,在蜡浊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过-会儿,迅速倒转烧杯,向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震荡,观察.  1.烧杯内壁变模糊,有水珠生成.
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蜡烛中肯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是(  )
A.发热、发光B.有沉淀生成C.有新物质生成D.颜色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是某同学所写的有关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硫十氧气$\stackrel{燃烧}{→}$二氧化硫 ②碳十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
③镁十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镁④钙十氧气$\stackrel{点燃}{→}$氧化钙
⑤铁十氧气$\stackrel{点燃}{→}$四氧化三铁 ⑥磷十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
⑦氯酸钾$\stackrel{二氧化锰}{→}$氯化钾十氧气 ⑧高锰酸钾$\stackrel{二氧化锰}{→}$锰酸钾十氧气.
A.②④⑤⑥⑦对,①③⑧错B.②④⑤⑥对,①③⑦⑧错C.②④⑤⑥⑧对,①③⑦错D.①③⑤⑦对,②④⑥⑧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现有A、B、C、D、E五种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澄清的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无色酚酞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①先将A加入其他四种溶液中,结果只有C是无色的,其它均为红色;
②将B与剩下的两种溶液混合,B和D混合后呈现浑浊,B和E混合无现象.
根据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C物质是稀盐酸;E物质是氢氧化钠溶液;
(2)利用现有试剂如何鉴别B和D取适量B、D两种溶液与试管中,分别滴加C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钠,无现象的是氢氧化钙;写出一个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Cl+Na2CO3=2NaCl+H2O+CO2↑或2HCl+Ca(OH)2=CaCl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