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6560  166568  166574  166578  166584  166586  166590  166596  166598  166604  166610  166614  166616  166620  166626  166628  166634  166638  166640  166644  166646  166650  166652  166654  166655  166656  166658  166659  166660  166662  166664  166668  166670  166674  166676  166680  166686  166688  166694  166698  166700  166704  166710  166716  166718  166724  166728  166730  166736  166740  166746  166754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在一些科普读物中常见下列语汇,其中跟相关物质的颜色没有必然联系的是(  )
A.蓝色晶体B.黑色粉末C.绿色食品D.白色烟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化学兴趣小组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化学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证明了二氧化碳的组成.

探究过程如下:I.称量装有干燥块状木炭的试管D,质量为50.7g,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质量为112.3g,连接A、B、D装置;
Ⅱ.从从长颈漏斗中加入3%的过氧化氢溶液,连接C装置,点燃酒精灯;
Ⅲ.待D中发生反应,熄灭酒精灯,冷却;
IV.称量试管D及剩余固体质量为50.1g,装置C的质量为114.5g.
已知:碱石灰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木炭中的杂质不参加反应,B、C中所装药品是足量的能够完全吸收相关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frac{\underline{\;MnO_2\;}}{\;}$2H2O+O2↑,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2)装置C的作用是点燃木炭,其中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3)为减少误差,步骤Ⅲ冷却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是继续通氧气;
(4)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1.6g,从而计算出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
(5)小涵同学认为上图装置有缺陷,实验后装置C的质量比理论值大(大/小),从而导致最后计算出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偏小(偏大/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A~H、M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转化(反应条件和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省略).已知:A是胃液中含有的酸;H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B、D、F均为单质,其中F常温下为红色固体,其余物质均是化合物.

(1)写出E的化学式:CuO;
(2)写出反应M→A的化学方程式:BaCl2+H2SO4=BaSO4↓+2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常温下,A、B均为液态,且组成元素相同;D溶液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Y为氧化物,Z是紫红色固体.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个别产物略去)

(1)推断:A是H2O2,E是CuO.(写化学式)
(2)反应④结束后,从混合物中分离出F的操作是过滤;农业上常用H 和石灰加水配制杀虫剂波尔多液,波尔多液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的原因是Fe+CuSO4=FeSO4+Cu(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3)写出化学方程式④Ca(OH)2+Na2CO3=2NaOH+CaCO3↓.
(4)写出化学方程式⑤CuO+H2SO4=CuS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没有金属,生活是难以想象的.请你根据对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认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出的是组成灯泡的物质,所标出的物质中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玻璃.
(2)地铁施工中挖掘岩石的刀片用钨钢制成,据此推测钨钢具有的一条物理性质:硬度大.黄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原因是化学性质稳定.
(3)小红发现铝箔反光片呈银白色,无锈迹,原因是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生成该氧化膜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O2═2Al2O3
(4)铜也容易生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是铜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的结果
(5)在金属活动顺序表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在化学反应中越容易 失去电子.
①Ca、Mg、K三种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的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是K>Ca>Mg.
②Ca、Mg、K三种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2示,请根据这三种金属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结合已学过的有关原子结构的知识推测:金属单质失去电子能力的强弱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最外层电子数(或电子层数).(任答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对物质进行分类是研究物质的重要方法.但下列各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物质不同:
①CaO、Na2O、HCl、CuO                  ②CO2、SO2、CO、Fe
③MgCl2、Ca(OH)2、Na2SO4、KNO3         ④HCl、Na2CO3、H2SO4、HNO3
(1)这四种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
①HCl;②Fe;③Ca(OH)2;④Na2CO3
(2)以(1)中选出的物质作为反应物,写出相应反应类型的化学方程式(各写一个):
①置换反应:Fe+2HCl═FeCl2+H2↑;
②中和反应:2HCl+Ca(OH)2═CaCl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溶液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常见的混合物,请解答下列问题:
(1)如图把一块冰糖放入水中,立刻在杯子液面处做记号.一会儿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冰糖溶解(是否消失)
②烧杯内液面下降.(上升或下降)上述现象说明了:(用分子的观点解释)①分子是运动的;   ②分子间有间隔.
(2)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水饮料大多数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温度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等质量的A、B两种金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A、B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产生氢气的速率是B>AB.相对原子质量是B>A
C.生成氢气的质量是B>AD.金属活动性顺序是B>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某兴趣小组进入实验室后,设计了探究Zn、Cu、Fe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四组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
A.在两支试管中各装少许CuSO4溶液,分别加入锌片和铁片
B.在两支试管中各装少许FeSO4溶液,分别加入锌片和铜片
C.向盛稀盐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锌片和铁片,再向盛Fe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铜片
D.向盛有ZnSO4溶液和CuSO4溶液的两支试管里分别加入铁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为研究锌和铝的金属活动性,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向表面积相同的铝片和锌粒中分别加入盐酸.写出锌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2HCl═ZnCl2+H2↑.
(2)小芳将去膜和未去膜的铝片分别放入盐酸中,发现前者比后者反应快,原因是未去膜的铝片表面有氧化铝(氧化膜),氧化铝先与盐酸反应.
(3)小芳在(2)实验中,还观察到有“灰黑色沉淀”这一异常现象出现.
【提出问题】铝与盐酸反应出现的灰黑色沉淀的组成是什么?
【查阅文献】铝在颗粒较小时为灰黑色;AlCl3为无色透明晶体或白色而微带浅黄色的固体,易溶于水和乙醇.
【提出合理假设】假设a:该灰黑色沉淀可能含有铝(或铝和氯化铝的混合物);
假设b:该灰黑色沉淀可能含有AlCl3
假设c:该灰黑色沉淀可能含有难溶于酸的物质.
【设计并完成实验】取灰黑色沉淀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加入适量稀盐酸有微量气泡,固体全部溶解,得到澄清溶液
加入适量蒸馏水固体部分溶解
加入适量无水乙醇固体部分溶解
【得出结论】由实验①可判断假设c不成立(填“成立”或“不成立”),再集合②和③可得出该灰黑色沉淀的成分是铝和氯化铝.
(4)你认为①中小明的实验能否比较锌和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不能(填“能”或“不能”),分别从设计方法和操作可行性的角度,具体说明理由:设计方法角度:小明的实验方案中未控制金属的纯度,盐酸的浓度等相关变量相同;
操作可行性角度:操作中难以做到铝片和锌粒的表面积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