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6571  166579  166585  166589  166595  166597  166601  166607  166609  166615  166621  166625  166627  166631  166637  166639  166645  166649  166651  166655  166657  166661  166663  166665  166666  166667  166669  166670  166671  166673  166675  166679  166681  166685  166687  166691  166697  166699  166705  166709  166711  166715  166721  166727  166729  166735  166739  166741  166747  166751  166757  166765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B.用金刚石裁割玻璃
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D.用石灰石改良酸性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现在有集气瓶盛装的四瓶无色无味的气体,已知他们分别是: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和空气,请设计实验将他们鉴别开来(不考虑鉴别开以后,气体是否已经受到污染).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四个集气瓶中其中一瓶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那一瓶是氧气.
2.往剩余的三个集气瓶中,分别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震荡.其中一瓶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那一瓶是二氧化碳
3.用燃着的木条伸入剩余的两个集气瓶中.其中一瓶气体能使火焰熄灭能使火焰熄灭熄灭的是氮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将下列实验所用仪器的名称填在横线上:

①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需要用胶头滴管;
②用排水法收集少量气体时,需要上述的试管;
③给物质加热,需要用酒精灯;
④量取一定量体积的液体时,需要用量筒;
⑤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能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加热时,应用火焰的外焰部分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在实验室里,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进行了探究.
(1)小明同学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氧气.制取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实验前,小明同学先向仪器A中加入水,然后将导气管放入水槽中,并打开仪器A的活塞,观察导气管口是否有连续的气泡出现.该实验操作的目的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小红同学通过互联网得知:CuSO4 溶液、动物某些脏器中含有的物质等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动物脏器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过氧化氢酶是蛋白质(选填糖类、蛋白质、脂肪或维生素),实验证明,CuSO4 溶液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CuSO4溶液主要含有三种粒子(H2O、Cu2+、SO42-),为了进一步探究CuSO4溶液中哪种粒子能起催化作用.小红同学作了如下分析和设计.
①小红同学认为最不可能的是H2O,他的理由是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水.
②要说明另外的两种粒子是否起到催化作用,小红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完成了这次探究活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a.取一支试管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2~3滴稀硫酸溶液溶液几乎没有气泡放出实验证明,起催化作用的是Cu2+
b.另取一支试管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加入2~3滴氯化铜溶液溶液中有大量产泡放出
③如果要确定CuSO4是催化剂,还必须通过实验确定它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化学小组以“酸碱盐”为主题,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探究活动.
探究1:研究常见的物质--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程度.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
取反应后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固体化合物.(加CaCO3),有气泡产生.盐酸过量
探究2:研究酸的性质--硫酸、盐酸和锌反应通过探究实验,同学们发现硫酸和盐酸溶液都可以和锌反应产生氢气.产生这种共同现象的原因为硫酸和盐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探究3:探索未知--浓硝酸和铜制取气体.
已知Cu+4HNO3(浓)═Cu(NO32+2H2O+2NO2↑.NO2能和水反应生成硝酸和NO.NO和NO2都是空气的污染物.
(1)利用该反应制取二氧化氮,其发生装置应选用右图所示装置中的.收集NO2的方法为向上排空气法.
(2)NO为无色气体,其和空气接触会变为红棕色,这是因为NO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了NO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02
探究4:兴趣小组同学向盛有澄清石灰水1000g的大烧杯中加入10g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去沉淀,剩余液体总质量为1009.8g,请你计算所加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下面是学习了化学第二单元课题3后,进行“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和氧气性质”的探究,请你回忆并回答下列探究内容:
(1)制取并收集两瓶氧气时,我用了酒精灯、试管、水槽、铁架台、导管、胶塞、集体瓶和高锰酸钾等仪器和药品;涉及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2)制取操作过程中,氧气收集完成后,停止加热时,我是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然后熄灭酒精灯.
(3)做氧气的性质探究实验时,我用了如图所示的操作流程:

本流程我探究的内容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什么物质.C操作,为了使木炭与氧气完全反应,我的操作方法是将红热的木炭自上而下缓慢的伸入集气瓶中.D操作烧杯倾倒的液体后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得出的结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在一次化学实验操作考核中,某同学有如下操作和应急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酒精灯失火用湿抹布扑盖
B.
将NaCl倒入量筒中配制溶液
C.
 研磨闻气味鉴别铵态氮肥
D.
分离浑浊河水中的不溶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生活物品中,用有机合成材料制作的是(  )
A.铝合金门窗B.玻璃杯C.塑料洗衣盆D.陶瓷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有甲、乙、丙三种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其它试剂或条件任选,则甲为:CD.
A、CaO      B、H2O2    C、NaCl      D、Ca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铝是中学化学学习阶段的唯一一种既能与酸(非氧化性酸)反应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放出H2的金属,就铝的这一特殊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等质量的两份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得H2的体积之比是1:1
(2)足量的两份铝分别投入到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H2的体积之比是1:3
(3)足量的两份铝分别投入到等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HCl、NaOH溶液中,二者产生的H2相等,则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3:1
(4)甲、乙两烧杯中各盛有100mL 3mol•L-1的盐酸和NaOH溶液,向两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铝粉,反应结束后,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比为V(甲):V(乙)=1:2,则加入铝粉的质量为A
A.5.4g   B.3.6g    C.2.7g   D.1.8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