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6586  166594  166600  166604  166610  166612  166616  166622  166624  166630  166636  166640  166642  166646  166652  166654  166660  166664  166666  166670  166672  166676  166678  166680  166681  166682  166684  166685  166686  166688  166690  166694  166696  166700  166702  166706  166712  166714  166720  166724  166726  166730  166736  166742  166744  166750  166754  166756  166762  166766  166772  166780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物质中并不含单质分子,但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则该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B.CuSO4•5H2O一定是纯净物
C.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若组成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分数一定,则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协助老师清理实验储备室时,发现一批存放多年的氢氧化钙.为检验其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探究:取氢氧化钙样品11.4g于锥形瓶中,加入38.6g水,振荡形成悬浊液,放在电子天平上,向锥形瓶中逐滴滴加14.6%的稀盐酸,振荡后读取质量(如图甲所示).实验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锥形瓶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

求:(1)11.4g该样品中各成分的质量(要求有详细计算过程)
(2)A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整齐摆放的药品中(如图),有一试剂瓶的标签破损.

【提出问题】这瓶试剂的成分是什么?
(1)【讨论】根据受损标签及实验室药品分类摆放的原则,这瓶试剂不可能是酸.
A.酸           B.碱         C.盐
【猜想】①可能是NaOH溶液;②可能是Na2CO3溶液;③可能是NaHCO3或Na2SO4或NaCl(任写一种).
(2)【设计并实验】
小明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该溶液滴到湿润的pH试纸上,测得pH=10,他判断这是一种碱性溶液.对他的操作方法、测量结果及结论的评价,正确的是B.
A.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且结论正确       B.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小,但结论正确
C.方法不正确,结果偏大,结论不正确       D.方法正确,结果正确,但结论不正确
(3)小明认为它是NaOH溶液,小俊认为它是Na2CO3溶液.要进一步确定它的成分,小俊认为只需选择上图已有的试剂就能把它鉴别出来.他们又进行了实验.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结论及化学方程式
取样于试管中
取样于试管中
滴加稀盐酸(或氯化钡溶液)
产生气泡
(或产生白色沉淀)
猜想②正确
相关的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H2O+CO2
Na2CO3+BaCl2=BaCO3↓+2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杭州半山发电厂用煤发电改为用天然气发电已实行了三年多了.为建设“生活品质之城”,近几年,全市大力开展环保建设工程,据统计:2008年杭州市二氧化硫排放量已降至约11万吨,全市有部分地区已从重酸雨区变成轻酸雨区.请回答:
(1)酸雨属于B(填字母编号);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
A.有机物      B.混合物       C.氧化物      D.酸
(2)雨水(酸雨)中的亚硫酸在空气中会逐渐转变成硫酸,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下列措施能有助于控制酸雨的是(字母编号)ace.
a.使用脱硫煤;
b.加高工厂的烟囱;
c.用废碱液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d.开发清洁能源;
e.种植夹竹桃、垂柳、木槿、山茶花、石榴树等能吸收二氧化硫气体的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有以下几种情况:
(1)如在滤液中滴加氯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银.
(2)如在过滤后的滤纸上的固体滴加过量稀盐酸,有可燃性气体产生,则滤纸上的固体物质是银、铜、铁.
(3)若铁粉恰好与硝酸银完全反应,则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硝酸亚铁、硝酸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至平衡.在两只烧杯里注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然后分别向左右两端烧杯中加入质量相等的Fe和金属A,有气体产生时,天平指针慢慢向左偏转(如图1),指针偏转到一定角度后,又慢慢向右偏转;反应结束,天平指针指向右端(如图2).则天平右端加入的金属A可能是(  )
A.ZnB.MgC.CuD.F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已知IO3- 与I-可发生反应:IO3-+I-+6H+═3I2+3H2O,根据此反应,可用试纸和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进行试验,证明加碘食盐中存在IO3-.可供选用的物质有:①自来水②蓝色石蕊试纸③碘化钾淀粉试纸④淀粉⑤食盐⑥食醋⑦白酒,进行上述实验时必须用到的物质是(  )
A.①③B.③⑥C.②④⑥D.①②④⑤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解释不科学的是(  )
(1)在溶洞中,当溶有Ca(HCO32的水液发生分解,析出固体(在洞顶或洞底),日久天长便形成了钟乳石
(2)长期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不易打开,是因为NaOH与瓶中的CO2反应导致瓶内气压小于瓶外大气压的缘故
(3)“通风橱”是利用排风扇将橱内废气直接排放到室外的装置,它是一种不完善的防污设施
(4)高压氧舱可治疗煤气中毒,原因是和血红蛋白结合的CO跟氧气反应生成无毒的CO2
A.(1)(2)B.(3)(4)C.(2)(3)D.(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用①Na2CO3、②BaCl2(Ba2+有毒)、③盐酸三种药品除去食盐溶液中含有的CO32-和SO42-,得到纯净的NaCl溶液,则加入药品的合理顺序为(  )
A.①②③B.③②①C.①③②D.②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是常见气体的分子模型图,其中“●”和“○”分别代表二种原子模型.已知气体A可在气体B中燃烧生成气体C,且气体C能通过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产生.
(1)气体C的化学式是CO2
(2)气体A与气体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O2 $\frac{\underline{\;点燃\;}}{\;}$2CO2
(3)当气体A、气体B和气体C的质量之比是7:4:11时,它们所含的分子个数之比是2: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