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6591  166599  166605  166609  166615  166617  166621  166627  166629  166635  166641  166645  166647  166651  166657  166659  166665  166669  166671  166675  166677  166681  166683  166685  166686  166687  166689  166690  166691  166693  166695  166699  166701  166705  166707  166711  166717  166719  166725  166729  166731  166735  166741  166747  166749  166755  166759  166761  166767  166771  166777  166785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2012年3月31日晚8点30分~9点30分,全球共147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了以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接力活动.下列选项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
A.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
B.随手关灯、关水龙头
C.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碗筷
D.随意燃放鞭炮,大量烧纸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无论是石灰水中的水,还是蒸馏水中的水,只要是水,化学式是(  )
A.不一样B.一样H2OC.可能不一样D.不知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物质化学式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纯净物可以用一个固定的化学式表示
B.有了元素符号可以随意书写许多化学式
C.混合物可以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化学式表示
D.元素符号的书写中要注意符号的太小写,化学式书写中不用注意符号的大小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校学习小组准备探究气体的测定和数据处理方法.
【提出问题】如何利用石灰石(主要成分为CaCO3)与稀盐酸反应来测定生成CO2的质量和体积,并处理数据.
【实验设计】通过如图1两个实验分别测定CO2的质量和体积:

【分析与表达】
(1)实验I中,将小烧杯中的稀盐酸分几次加入到大烧杯中,并不断搅拌,判断石灰石中CaCO3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最后一次加入稀盐酸,仍没有气泡产生.
(2)实验II中,先连接好装置,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填操作名称),然后装好药品,最后将10ml稀盐酸快速推入烧瓶中.若稀盐酸是缓慢推入的,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烧瓶内气压增大,稀盐酸难以完全推入烧瓶中或仪器连接处脱落
【记录与处理】
(3)已知实验I反应前的总质量[m(大烧杯+石灰石粉末)+m(小烧杯+稀盐酸)],要计算生成CO2的质量,至少还需要的数据是AC.
A.m(小烧杯)   B.m(大烧杯)    C.m(大烧杯+反应后剩余物)
(4)实验II的实验记录如下(表中数据在相同温度、相同压强条件下测定):
时间/min12345678910
注射器读数/ml60.085.088.089.089.589.889.990.090.090.0
①根据以上实验过程和数据综合分析,最终生成CO2的体积是80mL.
②根据你的认识,在坐标图中绘制出0~10min生成CO2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反思与评价】
(5)经过分析,小明认为实验I的优点是实验操作简单或便于读数;你认为实验II的优点是在密闭体系内反应更加环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在一次用餐中,同学们对燃料“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于是对其成分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
(1)该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
(2)氯化钙、氯化钡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
(1)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2)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
(1)按图实验,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此结论合理(选填“合理”或“不合理”).
(2)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取沉淀与试管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写出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或CaCO3+2HCl=CaCl2+CO2↑+H2O
分析实验并结合资料得出氢氧化钠已变质.
(3)为进一步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分组探究.
①甲组取烧杯上层清夜于两支试管中,按如图探究.
方案
现象溶液变红产生白色沉淀
结论清液有氢氧化钠清液有碳酸钠
②乙组认为甲组实验不能证明清夜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他们另取烧杯中上层清夜,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经讨论一致认为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反思交流】乙组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除去碳酸钠,防止影响对NaOH的检验.
【拓展应用】要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可选择适量的AC.
A.Ba(OH)2溶液      B.CaCl2溶液      C.Ca(OH)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图象有关量的变化与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
A.
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1℃温度升高到t2℃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关系是a>b>c
B.
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钠粉末(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直至过量.横坐标表示加入碳酸钠粉末的质量,纵坐标可能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C.
在一定量的H2SO4和CuSO4溶液中逐渐滴加入NaOH溶液
D.
向NaOH溶液中逐渐滴加入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实验基本操作是学习化学的灵魂.以下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浓硫酸的稀释
B.
干燥氨气
C.
测定某溶液的pH
D.
检查气密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2015年 2月28日,从央视离职“沉寂多时”的主持人柴静发布了耗时一年的调查专题片《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同呼吸共命运》.视频发布后,引起了网友、社会名人、全国媒体等的强烈议论.以下是小明同学对专题片内容的思考,其中错误的是(  )
A.中国不太合理的能源结构以及大量的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
B.霾是悬浮在大气中的大量微小尘粒、烟粒或盐粒的集合体使空气混浊并使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0公里以下的一种天气现象.雾和霾是两种相同的天气现象
C.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我们要逐渐进行改善和搬迁,技术改造,减少向空气排放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可吸入颗粒物;进一步提高燃油的质量,减少机动车的出行数量,绿色出行全民参与,才能从总体上减少雾霾的产生
D.燃放烟花爆竹会加重大气污染,减少或不燃放烟花、爆竹,可以以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某原子的核外有14个电子,则它的原子核里有14个质子,核电荷数为14.该原子是硅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铁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铁+氧气$\stackrel{燃烧}{→}$四氧化三铁”正确吗?你能说出点燃和燃烧的区别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