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6786  166794  166800  166804  166810  166812  166816  166822  166824  166830  166836  166840  166842  166846  166852  166854  166860  166864  166866  166870  166872  166876  166878  166880  166881  166882  166884  166885  166886  166888  166890  166894  166896  166900  166902  166906  166912  166914  166920  166924  166926  166930  166936  166942  166944  166950  166954  166956  166962  166966  166972  166980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我国“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在西沙开钻,标志着我国能源开发迈上了新台阶.
(1)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都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他们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选填再生或不可再生).火让人们从蛮荒走向文明,要想生火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有:可燃物、氧气和着火点.生活中发现:点燃的小木棒燃烧端朝上,往往没燃尽就熄灭,而燃烧端朝下,往往不易熄灭.从燃烧的条件来看,你认为燃烧端朝上的小木棒,没燃尽就熄灭的最主要原因是小木棒温度不易达到着火点,若将小木棒事先涂油,燃烧端朝上也不易熄灭,请说明原因.着火点较低的油燃烧产生的热量,使小木棒温度较易达到着火点
(2)“嫦娥三号”探测器于去年12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承担发射任务的长征乙火箭三子级使用的推进剂是液氢和液氧,液氢在液氧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根据反应方程式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氢气是理想能源的依据是C(填序号.)
A.氢气便于贮藏运输                     B.制造氢气的资源丰富
C.氢气燃烧产物不污染空气                D.获得氢气的成本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用化学符号填空
(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2)碳酸钙中的阴离子是CO32-
(3)氯化钠、金刚石、干冰三种物质中,由原子构成的是C,能制造舞台云雾缭绕效果的CO2
(4)图是CO与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填序号)D.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小敏同学的化学复习笔记本上有如下记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发生时,不一定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
B.从元素周期表中可以查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C.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D.单质炭都是黑色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所示,在a烧杯中盛有酚酞溶液,在b烧杯中盛有浓氨水,有关现象和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现象解释
Aa烧杯溶液变红色b中酚酞分子运动到a中
Ba烧杯溶液变红色a中氨分子运动到b中
Cb烧杯溶液为红色a中氨分子运动到b中
Db烧杯溶液为红色b中酚酞分子没运动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
B.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
D.元素是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所以,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属于同种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气体,属于纯净物是(  )
A.洁净的空气B.汽车尾气C.水蒸气D.石灰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水通过活性炭净水器,以降低水的硬度
B.物质都由分子构成
C.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D.元素的种类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气体中能引起气候变暖的是(  )
A.O2B.N2C.SO2D.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同学在学完《分子和原子》后,对.教材中所示的实验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改进:

(1)在小试管中加入2~3片氢氧化钠固体的作用是氢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加快氨气的挥发.
(2)滴入2~3滴浓氨水后,在C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酚酞滤纸条变成红色.
(3)改进后的装置除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药品用量少、省时等优点外,还有一个显著的
优点是防止空气污染.
某同学在实验结束进行废液处理时,将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和盐酸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当他用手接触烧杯壁时,感觉到烧杯“发热”.这一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为了解这三种物质之间的反应情况,他决定从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入手进行探究.
(4)他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作出了两种合理的假设.
假设①:溶质为NaCl、CaCl2
假设②:溶质为NaCl、CaCl2、NaOH、Ca(OH)2
请你再补充一种合理的假设.
假设③:溶质为NaCl、CaCl2、HCl.
(5)如果假设③成立,请你根据下表要求,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实验现象结     论
假设③成立
(6)比较三种假设,能说明该同学作出假设的理由是当酸和碱恰好完全中和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就只有氯化钙和氯化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实验室常用下图A与B装置制取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3)、(4)的仪器名称(3)长颈漏斗,(4)铁架台.
(2)小高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图中的A装置(填字母),使用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3)小明要用A装置制取干燥的气体,则瓶(1)应盛放C(填序号).
A 氢氧化钠溶液   B浓盐酸   C浓硫酸
(4)A装置在制取过程中如何判断已收集满二氧化碳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熄灭则满,
将该气体通到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请写出反应的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5)写出用B装置制取气体的一个化学方程式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3O2↑.
(6)A装置气密性的检验:分别加水浸没集气瓶(2)中导管的末端和锥形瓶中长颈漏斗的末端,然后用热毛巾捂住集气瓶(1),若集气瓶(2)中导管口没有气泡冒出和锥形内长颈漏斗下端没有出现水柱,则该装置漏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