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习题
 0  166843  166851  166857  166861  166867  166869  166873  166879  166881  166887  166893  166897  166899  166903  166909  166911  166917  166921  166923  166927  166929  166933  166935  166937  166938  166939  166941  166942  166943  166945  166947  166951  166953  166957  166959  166963  166969  166971  166977  166981  166983  166987  166993  166999  167001  167007  167011  167013  167019  167023  167029  167037  211419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请用适当的数字和符号填空:
(1)两个氮分子2N2
(2)能进入人体血液中的亚铁离子Fe2+
(3)氯化钙中+2价的钙元素$\stackrel{+2}{Ca}$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很多同学对其产生探究兴趣.
(1)甲同学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并振荡,试管壁发烫,于是他得出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推理不合理,理由是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
(2)乙同学为了验证甲同学的结论,将实验加以改进:将稀硫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氢氧化钠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变化如图:
①由图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填“放热”或“吸热”)反应,B点表示的含义是酸碱恰好完全中和.
②从A到B的过程中,烧杯中溶液pH逐渐减小.
③B到C的过程中,烧杯内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Na+、H+(填离子符号).
(3)丙同学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他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请你分析变质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NaOH+CO2═Na2CO3+H2O.
(4)丁同学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于是他想借助下列溶液来验证反应是否真的发生,你觉得不可行的是AB.
A.无色酚酞试液       B.紫色石蕊试液     C.BaCl2        D.K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现有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三瓶遗失标签的溶液,为了鉴别这些溶液,将它们编号为A、B、C,并按下图步骤进行实验,观察到以下现象:

(1)写出试剂的名称①是酚酞;②是碳酸钠溶液.
(2)写出三种溶液的化学式:ACa(OH)2、BHCl、CNaOH.
(3)写出生成白色沉淀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Na2CO3=CaCO3↓+2NaOH.
(4)写出A与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2HCl=CaCl2+2H2O.
(5)本实验如果将步骤①与步骤②颠倒,能否达到实验目的?能达到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C、D、E、F都是氧化物.E食品干燥剂的主要成分;B是温室气体.请回答:
(1)G的化学式为H2,E与F发生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A→BCaCO3+2HCl═CaCl2+H2O+CO2↑(合理即可);
②若D为红色:C+D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构建知识网络,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如图是硫酸与不同类别物质之间反应的知识网络.
(1)图中M应为碱类物质.
(2)写出一种能与硫酸反应的金属Zn+H2SO4=ZnSO4+H2↑ (合理即可).
(3)硫酸能与碱反应的实质是硫酸中的H+(写符号)与碱中的OH?反应生成H2O.
(4)用硫酸除铁锈(主要成分Fe2O3)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3H2SO4=Fe2(SO4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所示,弹簧秤下悬挂着一重物(不与稀硫酸反应),若向稀硫酸中投入一定量的锌粒,则一段时间后,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①烧杯内有气体产生,锌粒逐渐溶解;②弹簧秤读数减小,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写出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
(1)绿色植物的秸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其化学式为(C6H10O5n.在有适当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与水反应生成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葡萄糖在有适当催化剂的条件下,可转化成乙醇(C2H5OH)和二氧化碳,试写出由纤维素制成乙醇的化学方程式.(C6H10O5n+nH2O$\frac{\underline{\;催化剂\;}}{\;}$nC6H12O6,C6H12O6$\frac{\underline{\;催化剂\;}}{\;}$2C2H5OH+2CO2↑.
(2)法医常用马氏试砷法来证明是否为砒霜(As2O3)中毒,其原理是:用锌和盐酸与试样混合在一起,若试样中含有砒霜,则会发生反应,生成砷化氢(AsH3)、氯化锌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s2O3+6Zn+12HCl=2AsH3+6ZnCl2+3H2O.
(3)市售打火机里装的不是汽油,而是液体丁烷(C4H10),丁烷在空气中燃烧后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写出丁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C4H10+13O2$\frac{\underline{\;点燃\;}}{\;}$8CO2+10H2O.
(4)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的长征3号火箭,采用的是液氢和液氧作推进剂,点火后即可迅速推动火箭升空,请写出其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点燃\;}}{\;}$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现有氢气、氯酸钾、锌、稀硫酸、二氧化锰、氧化铜、红磷、氧气八种物质,从中选择适当的物质,按下列要求进行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置换反应,有气体生成:Zn+H2SO4=ZnSO4+H2↑;
(2)分解反应:2KClO3$\frac{\underline{MnO_2}}{△}$2KCl+O2↑;
(3)化合反应,产生大量白烟: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4)置换反应,有金属单质生成:H2+CuO$\frac{\underline{\;\;△\;\;}}{\;}$Cu+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学生写了下面6个化学方程式.
A.Mg+O2=MgO2     B.2P2+2O5$\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C.Cu2(OH)2CO3=CuO↓+H2O+CO2↑ 
D.3Fe+2O2↑=Fe3O4    E.Zn+H2SO4=ZnSO4+H2     F.CuO+H2=Cu↓+H2O
其中(请填序号):
(1)化学式写错的有AB;
(2)化学式正确但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有C;
(3)反应条件应该注明而未注明的有CDF;
(4)“↑”、“↓”使用不当或遗漏的有CDE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有A、B、C、D四种元素,已知A元素的原子是自然界中质量最小的原子;B元素的常见单质占空气体积的21%;A和C形成的化合物甲是天然气的主要成份,A、B、C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乙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D元素是人体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它的阳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请回答:
(1)A元素的单质的化学式是H2;D元素的阳离子的符号是Ca2+;B、C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CO和CO2
(2)由CB2转化为DCB3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合理即可).
(3)A、B、D三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a(OH)2,乙的化学式H2CO3
(4)A2B2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成A2B,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